据统计 , 每捕捞一斤太湖银鱼 , 里面就有大概250条抗浪鱼 , 这同样是抗浪鱼数量减少的一大原因 。 据了解 , 原本抚仙湖的抗浪鱼在上世纪60年代时 , 可以产400-500吨 , 但是到了1998年 , 产量就下降到0.2吨了 。
民众在抚仙湖畔放流抗浪鱼
应该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实际上造成本土鱼数量和种类减少的原因还有很多 , 比如过度捕捞、水质污染等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这些大量引入和繁殖的太湖银鱼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水质污染
【太湖的“致富经”银鱼,曾造福21个省,如今为何却被判“死刑”?】不管是哪一种经济鱼类 , 都应该以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才引入 , 不应该在本土鱼受到严重侵害的时候才作出行动 。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 也应该兼顾当地生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