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为何不再上太空了?如今怎么样了?( 二 )


繁重的体能训练让刘洋对自己生出了一丝怀疑 , 她是否真的适合飞行员这个行业?她又能否实现自己当初所立下的誓言?

在迷茫之时 , 她给自己最好的朋友寄去了一封信 。 信里不外乎是一些抱怨之语 , 还有对朋友们的羡慕之情 。
但好友的回信为刘洋带来了坚持的勇气 , 若说起羡慕 , 其实每个人都很羡慕刘洋 。
因为她从很小就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 而且还如愿考上了军校 。 假以时日 , 相信她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
读着好友的回信 , 刘洋慢慢找回了以前那股热血劲头 。 不就是体能训练吗?既然基础差那就选择笨鸟先飞 。
此后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 , 每天早晚的训练场上都能看见刘洋的身影 。
她不断鼓励自己进行加练 , 从三公里到五公里再到七公里 。 加练时长也不断延长 , 从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再到三个小时 。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 , 凭着这股韧劲 , 刘洋将自己的体能短板一一弥补了起来 。
时隔一年 , 她从一个体育差生蜕变成了一个优等学生 。 而且她的文化课成绩也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 因此后来被推举为了班长 。
没过多久 , 跳伞训练也开始了 。 这是刘洋第一次接触高空项目 , 害怕的她还给父母打去了电话 。
听说女儿要进行跳伞训练 , 父母一边安慰她别担心、大胆上 , 另一边又专门请了假在家等消息 。
等她平安落地的消息传来 , 父母这才松了一口气 , 并对她说了一句话:“什么都不要怕 , 大胆往前走 , 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后盾 。 ”
而这句话 , 也贯穿了刘洋后来的整个职业生涯 。

除了刻苦训练 , 刘洋还在闲暇之余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女飞行员乐队 , 在其中担任黑管手 。
也正是由于这段文艺经历 , 使后来的刘洋邂逅了一段爱情 。
2001年 , 她以优秀的成绩结束了四年学业 , 成为了广空航空兵某师的一名飞行员 。
但自从参加工作以来 , 她所执行的都是战斗机飞行任务 。
这项工作的训练难度比普通飞机要大很多 , 再加上当时的女飞行员数量较少 , 所以每每脱颖而出的刘洋毫无疑问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
在参加工作的几年时间里 , 她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谁说巾帼不如须眉” 。
穿上战斗服、驾驶战斗机 , 女飞行员也一样可以遨游蓝天 。
默默奉献:丈夫全力支持航天梦想
2001年9月 , 在参加工作后的第3个月 , 刘洋认识了战友张华 。
有过乐队经验的刘洋 , 在部队里也经常参加文艺演出 。 而张华是在部队中负责文艺宣传工作的 , 一来二去两人就彼此相熟了 。
后来在战友的鼓励下 , 刘洋还报名参加了朗诵活动和演讲活动 。 鉴于她的优秀表现 , 广播站将她聘为了广播员 。
而刘洋负责播报的稿子 , 都是张华写的 。 通过这些接触 , 两人不仅在工作中配合默契 , 也开始互相好感 。
2004年4月24日 , 刘洋和张华步入了婚姻殿堂 。 不过 , 就在前一天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 。
因为要筹办婚礼事项 , 所以夫妻二人都在4月23日那天请了假 。 可是刘洋突然临时接到通知 , 需要她顶替一位战友执行飞行任务 。

任务肯定是不能推辞的 , 但这事该如何跟丈夫开口呢?毕竟结婚是两个人的事 , 总不能什么都让丈夫去操心吧 。
看着妻子欲言又止的神情 , 张华一开始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 可等他了解了来龙去脉后 , 立刻就笑着安慰刘洋 。
“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 这有什么难办的 。 你管你去 , 平平安安回来当明天的新娘就行 。 ”
张华心里很清楚 , 妻子的工作性质和他的工作性质相差较大 。 所以在他们这个家庭中 , 因为是妻子主外、丈夫主内 。
而自从2003年神州五号飞天后 , 刘洋心中的航天梦就越发强烈 。 虽然她嘴上不说 , 可张华都能看得出来 。
妻子有如此远大的志向 , 做丈夫的更应该支持才对 。

因此在婚后 , 刘洋迟迟没有怀孕 。 她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 等待时机完成梦想 。
对此 , 张华从来都是默默支持 , 两家父母也没有给小两口施加过压力 。
2009年 , 刘洋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的甄选程序开始启动 , 不分性别只看能力 。
那一年 , 刘洋已经31岁了 。 大龄未育的她毫不迟疑地报了名 , 而她的面试官正是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