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3号返航:返回时出现5分钟的黑障时刻,就明白宇航员的辛苦( 二 )



在此期间宇航员们要进行长时间的等待 , 这对于他们的精神和身体状况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 但是快速返回技术就大大压缩了返回时间 , 不需要绕地球飞行如此多的圈数 , 神舟十三号的返回时间将会比神舟十二号提前一天 , 这对于宇航员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
太空中生活是一个失重的环境首先这些宇航员们已经在太空中生活了半年之久 , 太空中是一个完全失重的情况 , 虽然宇航员们生活在核心舱内 , 但是核心舱内的重力和地球远远无法相提并论 。 对于适应了地球重力的身体来说 , 这样的微重力环境对他们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 身体为了调节自身的功能 , 会重新把体液进行分配 , 长期在这样微重力的环境之下 , 也会导致肌肉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 。
这就是为什么空间站当中还为宇航员们配备了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 , 就是为了让他们在工作之余能有时间进行身体锻炼 , 以防止微重力情况下带来的身体影响 。
这样的环境除了对体液和肌肉有影响之外 , 对骨骼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所以想要在完美地去适应空间站的生活 , 对宇航员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虽然他们前期已经接受了大量的训练 , 但是这些影响都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 前期的训练只能减轻出现了症状 , 而在返回过程当中 , 宇航员们要经历失重、超重等情况 , 失重、超重的现象对他们的身体又会造成剧烈的冲击 。
所以虽然我们从镜头中看到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似乎还不错 , 但是其中的艰苦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
现如今神舟十三号飞船的返回时间已经确定 , 在宇航员们返回地球时 , 他们将要经历几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

第一、减速阶段
神舟十三号在返回时要经历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制动减速阶段 。
当飞船进入制动减速阶段时 , 需要通过推动器先脱离空间站 , 然后进入预定的滑行轨道进行飞行 。 在预定轨道飞行一段时间之后 , 需要通过两次推动来改变神舟十三号的飞行方向 。 当完成了这两次的制动 , 宇航员们才算是真正地开启了回家之旅 。
第二、自由滑行阶段
制动减速阶段结束之后便进入了神舟飞船返回时的第二个阶段 , 是自由滑行阶段 。 当飞行器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时 , 飞行器的表面将会和空气产生剧烈的摩擦 。
在这样的快速运动之下 , 空气摩擦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 这些高热量紧紧地包裹在飞船的表面 。 进入大气层之后 , 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之下飞行器开始进行自由落体运动 。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当中 , 飞行员的身体将会经受很严格的考验 , 他们要承受超强的超重现象 , 超重的力甚至会超过体重的四倍 。
如果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训练的普通人 , 很有可能在这样的作用力下会晕厥过去 。
之后一旦飞行器掉落到和地面相差140公里左右的高度时 , 此时推动器内的燃料已经燃烧殆尽 , 于是推动器便会自动和返回舱脱离 , 分离之后返回舱继续沿着既定轨道下落 。 返回舱继续往下掉落 , 当距离地面只有80到90公里的高度时 , 宇航员们将会再一次经受考验 。

此时返回舱的表面已经和空气产生了高强度的摩擦 , 在这样的高强度的摩擦之下 , 返回舱的表面将会聚集大量的等离子体 , 等离子体对于信号的传播产生强有力的干扰 , 因此在这个阶段 , 宇航员们将无法通过任何电子设备和控制塔台进行交流 。
在神舟十二号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时 , 直播画面当中也曾经一度出现过没有声音、没有图像的时刻 , 那就是飞船正在经历黑障时刻 。

这一时刻神舟十三号也无法避免 , 当然这五分钟也不是十分惊险的 。 当返回舱降落到距离地面四十公里左右时 , 地面负责接应的工作人员们便开始忙碌起来 。 而此时飞船的表面早已一片焦黑 , 虽然在减速器的帮助下 , 但是返回舱在降落到地面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 这些冲击力当然会对宇航员的身体造成不适 , 因此大批的医疗队已经在降落附近等待 。
返回舱舱门打开之后 , 医护人员和相关的工作人员便会将宇航员们抬出返回舱 。 由于他们之前生活在完全没有重力的环境中才回到地球 , 身体将会难以适应挥手走路这样的动作对于宇航员们来说都十分的困难 。

接下来宇航员们要面对的就是长时间的恢复 , 接受医院和康复人员的指导 , 帮助他们重新适应地球重力的环境 , 至此飞行任务才算是真正的圆满结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