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寺庙地下有地宫,挖出千年肉身佛像,却吸引众多日本人跪拜( 二 )


而大法王寺地宫中这尊肉身佛自然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尤其是这尊佛像一直保持着生前最后一个圆寂的动作,非常难得,那么这个肉身佛像,生前到底是哪位高僧呢?
河南寺庙地下有地宫,挖出千年肉身佛像,却吸引众多日本人跪拜
文章图片

而在地宫之内,一块非常古老的石碑揭开了众人心目中的谜团,根据石碑中的记载,再结合专家的鉴定,最终得出这座肉身佛像,应该是唐武宗时期来到中国学习佛法的日本高僧圆仁,距今已有千年 。
圆仁是日本佛教天台宗山门派创始人,对于中原佛法有着近乎痴迷的崇拜,于是在公元838年,入唐求法,他在唐朝近十年,足迹遍布河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等地,还编写了《入唐求法巡礼记》 。

河南寺庙地下有地宫,挖出千年肉身佛像,却吸引众多日本人跪拜
文章图片

后来唐武宗进行了灭佛运动,而大法王寺的主持为了保存经书,于是就秘密建造了地宫来存放经书,巧的是当时圆仁正在大法王寺中求经,因此也成为了地宫的看护人,直到死后成为了肉身佛,他依然还履行着这份责任 。
肉身佛像是日本高僧圆仁的消息,传到日本之后,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本着对先人的敬重,和圆仁为日本佛学做出的贡献,使得大量日本高僧纷纷前来参拜 。
河南寺庙地下有地宫,挖出千年肉身佛像,却吸引众多日本人跪拜
文章图片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尊肉身佛或许并不是圆仁,因为他在公元847年带着大量经书又回到了日本,而《入唐求法巡礼记》就是他回到日本之后而写成的,在公元854年,圆仁还成为了延历寺的第三代座主,之后也并没有再度出国的消息 。
当然也并不排除,圆仁在临死之前,再度回到了让他敬仰的大法王寺中,为了表示自己对佛法的追求,请求当时的主持,把他的遗体制作成为了肉身佛,一直守护着他毕生的信仰 。

导读:在古老而又遥远的太古宙时期,作为五岳之一的嵩山原本还是一望无际的一片汪洋 。在经历了三次大的地壳运动之后,才逐渐形成了山脉,这也造就了嵩山附近方圆不过20公里的地方,却有着距今23亿年、18亿年和5.7亿年的三次地质运动的遗迹 。在距今两亿三千年左右,此地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地壳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才形成了我们今天得以看到的山势地貌 。单单从地质运动上来看,嵩山极富盛名 。
河南寺庙地下有地宫,挖出千年肉身佛像,却吸引众多日本人跪拜
文章图片

不过我们现在提起嵩山,并不会想到这些,而是会想到少林寺,想想也是,少林寺几乎家喻户晓,影视剧中曝光率也是相当高,想不到少林寺确实很难 。
但嵩山并不是只有一个少林寺,少林寺旁边还有一个名气不大,但却比少林寺的出现还早了427年的大法王寺 。
大法王寺创建于公元71年,距今已经有1900多年的历史,而历史上建造最早的寺院白马寺兴建于公元68年,足见法王寺的历史背景极其深厚 。
河南寺庙地下有地宫,挖出千年肉身佛像,却吸引众多日本人跪拜
文章图片

或许因为寺中之人一心向佛而忽略了对外宣传,才导致了其名声一日不如一日 。
不过对于日本人而言,大法王寺的名声却远远在少林寺之上,追其原因是因为河南嵩山大法王寺在重修的时候出土了一尊千年的“肉身佛像”,引得大量日本僧人前来参拜 。
那么日本人为何会去大法王寺参拜,这尊肉身佛又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 。
导读:在古老而又遥远的太古宙时期,作为五岳之一的嵩山原本还是一望无际的一片汪洋 。在经历了三次大的地壳运动之后,才逐渐形成了山脉,这也造就了嵩山附近方圆不过20公里的地方,却有着距今23亿年、18亿年和5.7亿年的三次地质运动的遗迹 。在距今两亿三千年左右,此地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地壳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才形成了我们今天得以看到的山势地貌 。单单从地质运动上来看,嵩山极富盛名 。
河南寺庙地下有地宫,挖出千年肉身佛像,却吸引众多日本人跪拜
文章图片

不过我们现在提起嵩山,并不会想到这些,而是会想到少林寺,想想也是,少林寺几乎家喻户晓,影视剧中曝光率也是相当高,想不到少林寺确实很难 。
但嵩山并不是只有一个少林寺,少林寺旁边还有一个名气不大,但却比少林寺的出现还早了427年的大法王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