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野奢露营走红:小红书笔记数十万,真正入坑者寥寥( 二 )


小如身边的朋友曾多次“抱怨” , 小如不带自己露营 。 但当小如叫朋友去露营时 , 一些朋友又以其他理由拒绝了 , “或是玩了一次也不喜欢” 。

图源:小红书上新手露营的笔记分享
【甘肃|野奢露营走红:小红书笔记数十万,真正入坑者寥寥】阻碍新人入坑的原因有很多 。 首先 , 野奢露营需要带大量装备 , 再一件一件打包装车 , 整个过程十分耗时耗力 。 这对新手并不友好 。
更考验人的是晚间野外的天气 。 2006年秋天 , 烧酒第一次和大学登山社到北京门头沟百花山徒步 。 到达营地时已是傍晚 , 气温逼近零度 。 即便穿着厚重的羽绒服 , 寒冷仍深入骨髓 , 烧酒说:“装备不好被冻醒是常事” 。
对累和条件艰苦但感受比常人差很多 , 是露营爱好者的共性 。 新人却很难接受 , 经常一夜难眠 。
基于此 , 诸多野奢露营地开始出现“一价全包”、“帐篷酒店”的露营套餐 , 价格几百到几千不等 。 套餐包括早餐、下午茶、儿童吊床、沙坑等娱乐设施 , 俨然一个微型户外游乐场 。
对选择套餐的初级玩家来说 , 野奢露营更像是一种新型的娱乐方式 。 只不过地点从城市转移到郊外 。
高阶玩家大多不会选购套餐 , 而是自带装备 , 只会花费100多元的门票 , 租借露营场地 。
业余时间 , 烧酒会和户外旅行社合作带露营队伍 , 同时在整合周边营地资源的社团做推广工作 。
据烧酒观察 , 玩露营的人并不多 , 准确来讲“还是一个小圈子” , 新人即便入坑也只会偶尔体验一次 , 打卡拍照 。
野奢露营虽然在网上走红 , 但真正入坑者寥寥 , 露营的“狂欢”远没有数据显示的那样火爆 。
露营的本质
烧酒接触露营已有15年 , 但论及未来露营产业的发展 , 烧酒悲观预测“肯定死不了 , 但说有多火是比较难的” 。
Demon则更为乐观 , 目前他正和妻子筹划开设一家轻奢类的露营地 。
“惠州周边做营地的比较多 , 但基本都是今年起来的” 。 在Demon看来 , 惠州虽然已有十余家露营地 , 但轻奢类的较少 , 只能提供类似冲凉房、卫生间等基础的设施 。
相比于民宿产业 , 露营前期投入成本虽然较低 , 但对场地要求更为严苛 。
Demon想做惠州第一家中高端露营地 , 在场地的选择上显得更为谨慎 。 但在考察了惠州周边几家场地后 , 他至今没有找到一处满意的露营地 。
对于首批顾客 , Demon并不担心 , 因为打理自家露营俱乐部 , 他聚集了一群同样热爱露营的会员 , 他们大多是在珠三角地区上班的白领或是高层管理人员 , 拥有较高的消费能力 , 这批人未来将成为Demon露营地的种子客户 。
真正的难题是如何提高露营的复购率 。
Demon认为 , 关键在于运营模式和营地活动建设 。 营地要组织好玩儿的活动增加用户粘性 。 因此 , 在前期投入的成本中 , 他将近一半的资金将用于设备投资 。
Demon的项目 , 后期有望拿到融资 。 但露营地何时能开业 , 他仍摸不准 。
Demon纠结时 , 更多的玩家正在涌入这一赛道 。
去年年末 , 奢侈品牌GUCCI与美国户外运动品牌The North Face合作 , 将目标消费群体扩展到户外运动爱好者 , 出了一系列帐篷、背包、羽绒服等联名款 。
越来越多的高端露营装备被引进国内 , “之前露营装备的品类选择空间很小” , 如今随着露营产业的发展 , 玩家可选择的范围正在拓宽 。
小如经常在小红书上分享专业的露营装备 , 她明显感到露营产业在越做越好 。 她预感未来露营产业将“像欧美和日本一样 , 发展出一批真正的爱好者 , 淘汰掉追风者” 。

图源:受访者小如小红书主页
每个入局者都在迷雾中行走 , 他们只能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认知做预判 。 但回归露营的本质 , 是人用自然去抵抗科技时代带给人的失重感 。
小如始终记得在新疆木禾的一次旅行经历 。 “我还记得有一段路是当地司机带我们走的 , 直接从45度的山坡开下来 。 旁边全是羊 , 两只老鹰跟着我们飞 , 超级酷” 。
她发来的照片中 , 小径曲折延伸至远处的青色群山 , 云层翻滚 , 天空淡雅如水墨 。 在这样的环境中 , 世俗的悲与乐被冲刷干净 , 生活的本色逐渐显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