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更加了解肉食动物( 二 )


肉食动物在漫才入门期 , 看的最多、最喜欢的是「三明治人」组合的短剧类漫才 。
起初是觉得形象上挺接近 , 两个大叔在台上一本正经的 , 讲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 他们现在的本子也大多都是短剧类漫才 , 有表演的加持 , 更容易把观众引入他们的世界 , 就像一部漫画或者短片 。 写的过程也更接近写虚构作品 , 代替情绪的抓手 , 他们需要的是头脑风暴 , 奇思妙想 。
肉食动物是两人一起创作的 。 一起讨论选题、结构、出梗 , 双方都想写的才会写 , 还会边写边演 。 如果一个梗演着别扭 , 就当场换掉 。 之前手头储备的都是现实题材 。 然后写到「无人岛」 , 突然觉得这个类型写起来也很过瘾 , 于是想再接着写一些架空的东西 。
他们想了很多方向 , 想过写特工 , 或者超级英雄 , 定下了童话故事 , 还考虑过写灰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 。 再尝试着写了下 , 觉得白雪公主的故事结构比较好演绎 , 也容易出梗 。 最重要的 , 是可以让晃晃演白雪公主 , 也太荒诞了 。

思维飞起来之后 , 就需要用观众的反应判断 , 飞的方向是不是对 。
肉食的每个本子 , 都会根据开放麦现场的效果 , 不停地修改 。
第一轮的「外卖」 , 其实演了超过两年之久 。 每次演 , 他们都会觉得哪个地方能再改一点 , 大大小小的改动多达四、五十次 。 我们看到的和最初的版本已经完全不同 。 第二轮的「婚礼」也是 , 整个表现形式都变动过 , 直到上台前还在改 。
比赛的情况越来越激烈 , 留给「白雪公主」的时间只有一周 , 只去开放麦试过两次 。 这点上他们和脱口秀演员一样 , 都极度需要开放麦的试验场 。 他们只能在酒店里自己排练 , 录下来 , 去磨两个人的走位、节奏、表情、还有配合的效果 。 录了十多遍 。
「吐槽和装傻的默契 , 需要大量培训 , 大量演出 。 」
喜剧创作有相通之处 , 即便肉食动物说的不是脱口秀 , 在他们构建的世界里 , 隐隐约约 , 依然会露出搭建者的元素 。
比如 , 做了很长时间设计师的大木 , 脑洞跳跃的方式 。 比如 , 身为游戏制作人的晃晃 , 对节奏和整体性的把控 。
成熟的漫才组合应该是不可分割的 。 吐槽和装傻配合无间的默契 , 需要经过大量的培训 , 大量的演出才能办到 。 有时候也要大量的相互迁就 。

晃晃最喜欢、最想尝试的 , 其实是在漫才里加入音乐和舞蹈的元素 , 可惜大木完全没有节奏感 , 并且五音不全 。 包括白雪公主的结尾 , 原本设计的是其他形式 。 王子要和她结婚 , 哼三段婚礼进行曲 , 通过哼乐曲的节奏变化 ,表达心绪 。
大木:「感觉还挺好笑的 , 但是可能因为我哼得不行……」
晃晃:「就是因为你哼得不行 。 」
这个底只好改掉 。 不过 , 他已经很努力在掌握乐感了 。
「之前有一段 , 要学一个手机铃声 , 一直不行 , 我就没办法哼出来 。 晃晃就给我录了个语音 , 发给我 , 我就一直听这个 , 听了两天 。 我现在学会了 , 这辈子也忘不了了 。 」
肉食动物还在继续钻研新的题材和结构 。
「比如加入电影的结构或者叙事手法 , 再比如我最近写的一个本子里 , 有一大段是没有台词 , 只有动作的 , 接近默剧 。 」
「无人岛」其实设计过另外一个诡异的结局 。 由于大木讲的实在很吓人 , 在此我们就不揭露了 , 如果有机会 , 你或许能在肉食动物(两年前就取好名字但还没开)的专场里 , 获取隐藏结局 。

最后 , 稍微讲一个肉食动物与建国的故事吧 , 虽然建国可能不知道 。
入门前 , 大木和晃晃最初对漫才的模糊认知 , 就来自《脱口秀大会》第一季 , 李诞和建国的表演 。 《脱4》第一场比赛录制 , 时间拖得非常久 。 录到后面 , 大木眼睛疼 , 趁中场休息出去了一趟 , 和晃晃商量 , 接下来就都站吧?演完了赶紧出去 。
「行啊 , 那接下来不管是谁 , 我们都站吧 。 」
回到片场 , 正好赶上建国和博洋新搭档演的漫才 。 表演结束 , 肉食动物站了起来 。 喜剧节目播撒的一粒种子 , 兜兜转转 , 凶猛地回到了这里 。

每次采访临结束 , 我们都会问演员 , 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其实预设的是问他们有什么想对观众说 。 结果 , 肉食动物开始互相喊话 。
晃晃:「你是不是应该先感谢一下我呀?」
大木:「谢谢你 , 嗯 。 」
晃晃:「为啥呀 , 你要说出来为啥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