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盐|罗布泊重新碧波荡漾,出现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湖泊,水从哪儿来?( 二 )


随着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水的水量逐渐下降 , 水的补给远不及蒸发量 , 罗布泊逐年干涸 。 导致罗布泊周围的植被和生物都受到了影响 , 逐渐干枯萎靡 , 就连有着“防沙卫士”之称的胡杨树都成片死亡 。
再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逐年侵蚀融合 , 罗布泊终于变成了死气沉沉的不毛之地 , 令人叹惋 , 许多慕名前来探险的人都一去不复返 。 那么 , 为什么逐渐干涸并一片死气的罗布泊又出现湖泊了?

罗布泊卫星成像
钾盐-罗布泊的生机罗布泊虽然干涸了几十年 , 但地质学家一直没有放弃对这里进行勘探 。 直到近十几年来 , 原本寸草不生的荒漠上竟然出现了蓝绿色的清澈湖泊 。
原来 , 这要归功于罗布泊的钾盐 。 据调查勘测发现 , 罗布泊干涸以后 , 湖底便会形成一层三十厘米到一米厚的钾盐层 。
而罗布泊有着全中国最丰富的钾盐矿藏资源 。 储量超过了2.5亿万吨 , 而这些蓝绿色的湖泊 , 就是钾盐开采遗留下来的产物 。

罗布泊发现钾盐矿
钾盐是指含钾类矿物的统称 , 包括光卤石、氯化钾 。 其用途非常广泛 ,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钾盐都用于农业化肥的制造 , 主要产品有氯化钾和硫酸钾 。
这是最主要的三大肥料之二 , 对农业的贡献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钾盐在工业上的也发挥着广泛的用途 , 可以用于陶瓷玻璃的制造 , 清洁剂的生产 , 纺织染色甚至化学药品的生产 , 用途十分广泛 。
上个世纪的德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都是重要的钾盐原产地 , 在一战后德国甚至控制了几乎全球的钾盐市场 , 但是如今市场上四分之一的钾盐都来自加拿大 。

钾盐矿
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 对于钾肥的使用需求量十分巨大 。 但是中国在此时还是以钾进口为主 , 因为当时我国的钾盐资源并不多 , 不能满足国内的钾需求 。
在罗布泊的钾盐资源被发现以后 , 许多地质勘察人员便来到此地进行研究 , 结果发现了更多的钾盐卤水储蓄池 , 为了达到对罗布泊钾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
除了用来制造农业化肥 , 人们还把这些卤水进行提纯 , 加工成可以食用的盐 。 于是人们正式开始了对于罗布泊钾盐资源的大力开采 。
在开采过程中 , 由于钾盐矿通常以卤水层的形式深藏地下 , 要把钾盐矿开采出来的同时就势必要将地下含钾卤水抽取出来 , 再在地表将钾盐进行提炼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这些大量的卤水被抽出地表后人们采取就让其待在原地的方法顺其自然地晒干形成钾盐 , 而随着卤水的排放流动 , 竟形成了天然的水渠 。
而提炼钾盐剩余的废水 , 就顺着天然的水渠汇聚在罗布泊底部地势低洼的地方 。 但由于罗布泊土壤的渗透能力强 , 为了留住抽上来的卤水 , 人们在钾盐矿区域设置了专门的蓄水池 。
并且在蓄水池底覆盖了薄膜防止卤水下渗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这些水便再次汇聚成为了湖泊 , 面积甚至达到一万多平方公里 , 并逐渐呈扩大趋势 。

罗布泊出现了水
罗布泊的钾盐是如何形成的?那么 , 看似毫无生机的罗布泊 , 为什么会形成如此丰富的钾矿盐资源呢?其实地质学家在起初发现罗布泊的钾盐矿时也感到十分惊讶 , 经研究发现了罗布泊形成钾盐的合理性 。
首先 , 罗布泊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湖泊 , 大量水资源的聚集给钾盐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地理环境 。 这是因为钾元素由于自身物理化学性质的特性使其能够稳定停留在各种流动液体之中 。
而罗布泊由于地势低洼 , 曾经有大量发源于周边群山的河流汇入罗布泊 。 水资源只进不出 , 而水中存留的大量的钾元素也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停留在此地 , 逐渐堆积形成钾盐矿 。
在罗布泊的水资源逐渐干涸的过程之中 , 地表浅水层和卤水层的水逐渐蒸发 , 大量钾盐析出地表 , 从而富集 , 也变得更容易被人开采 。

罗布泊形成过程
大量开采钾矿会破坏罗布泊的地质结构吗?罗布泊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钾盐矿开采基地 , 吸引了许多开采部门前去开采作业 。 从2000年起 , 新疆自治区就成立了罗布泊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开始大规模的生产钾肥 。
这使罗布泊成为了我国第一大钾肥生产基地 , 截止如今已经生产销售了两千万吨左右的钾肥 。 而罗布泊表层被抽出来的卤水越多 , 也就代表着地底的卤水层越少 。
于是不乏有人担心 , 按照这样的开采速度 , 罗布泊的地质结构不会塌陷吗?事实上 , 但凡是开采活动都会对罗布泊的地质结构造成影响 , 但“抛开剂量谈毒性”不可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