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沙24岁女子身患白血病,生母竟拒绝捐骨髓,太寒心( 二 )


父亲去世 , 母亲改嫁
1993年 , 谢紫云出生在湖南省冷水江市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 家境尤为贫寒 , 不过一家人的生活却十分融洽 。
1997年 , 这个家发生了巨变 。 这一年 , 家里增添了新的成员 , 最小的弟弟出生了 , 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 。

然而 , 这份喜悦没有持续多久 , 煤矿厂传来了噩耗:父亲因矿难离世了 。
突如其来的噩耗 , 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悲痛的情绪 。
更为现实的问题是 , 一家人的顶梁柱倒下了 , 这让本就贫困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 。
面对两个老人 , 三个小孩 , 母亲童新娥日日焦虑不安 。 爷爷奶奶自然也是看出了童新娥的心思 。 为了能留住童新娥 , 爷爷奶奶便在本村招了一个家境更加贫穷的上门女婿 。

谢紫云的爷爷奶奶
谁知 , 这所谓的上门女婿却是来者不善 。 一个大男人 , 自打进入家门以来 , 不仅不愿外出打工 , 就连下地干农活也不愿意 , 每天像个大爷似的 , 只知道吃喝玩乐 。 他的到来 , 非但没减轻家里的负担 , 反而让家中多了一大笔开支 。
一起生活了一年时间 , 一家人终于发现了上门女婿的阴谋 。 事实上 , 他哪里是真的看上了童新娥 , 好吃懒做的本性更是让他根本不可能养活这一大家子人 。 他之所以愿意来到谢家做上门女婿 , 无非就是看上了谢家那两万七千元的赔偿金 。
期间 , 他以各种各样的理由 , 索要了两千多元钱 。 发现端倪的谢家人 , 最终与男子脱离了关系 。 自男子离开这个家后 , 童新娥又一个人照顾这个家大半年 。
1999年 , 丈夫去世了两年 , 童新娥终是无法继续坚持下去 。 她离开了谢家 , 抛弃了三个孩子 , 与另一名男子组建了新的家庭 。

童新娥
此时的谢紫云只有5岁 , 谢芳芳也只有10岁 。 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三个孩子 , 已然力不从心 。
无奈之下 , 他们将谢紫云和谢芳芳送到了童新娥的身边 。 但仅仅十多天的时间 , 谢紫云和谢芳芳就独自回到了谢家 。
已经快十一岁的谢芳芳记得很清楚 , 母亲亲自将两姐妹送到了山头 , 五岁多的谢紫云哭得撕心裂肺 , 母亲却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了 。 谢芳芳只得带着妹妹 , 回到爷爷奶奶家中 。
从此 , 她们再没有见过母亲 。 所有人都以为 , 小小年纪的谢紫云并没有太多记忆 , 殊不知 , 母亲的抛弃成为了她一辈子的伤与恨 。

谢紫云
此后 , 十多年的时间里 , 在爷爷奶奶和姑姑的帮助下 , 三姐弟艰难地长大了 。 期间 , 因为家里太贫穷 , 他们都没能顺利完成学业 。 而谢紫云从小就有着优异的成绩 , 由于家境原因 , 她也只读到了初中 , 被迫辍学 , 出门打工 。
十几年过去了 , 三姐弟终于健康长大 。 就在一切步入正轨之时 , 谢紫云却查出了患上白血病 。
狠心母亲 , 拒绝捐献骨髓
得知妹妹的心事之后 , 谢芳芳有了寻找母亲的念头 。 与此同时 , 医生告知谢芳芳 , 谢紫云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是需要找到合适的骨髓供者 , 进行骨髓移植 。 由于谢芳芳和弟弟身体患有其他疾病 , 担心无法配型成功 , 于是 , 谢芳芳再次提到了那个已经分别十八年的母亲 。
医生对于谢芳芳的建议非常赞成 , 一是作为直系亲属 , 配型成功率会更高;二是找到生母 , 在心理上可以让谢紫云能够得到慰藉 , 或许能够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

介于此 , 谢芳芳开始了寻亲之路 。
她回到老家 , 走进了当地的派出所 。 警方通过她给出的名字“童新娥”开始查询 , 可除此以外 , 谢芳芳给不到更多的信息 , 通过筛查 , 发现与童新娥同名同姓的女子 , 大部分都不符合 。
另一边 , 妹妹的病情突然恶化 , 谢芳芳只得赶回医院 。 看着已经在崩溃边缘的妹妹 , 谢芳芳颇有无奈 。
一个人 , 在医院的走廊 , 默默祈祷着 , 她再也不能接受自己的亲人又一次离开 。 就在万分焦急之时 , 老家派出所带来了好消息 , 她的母亲有消息了 。
在警方的努力下 , 他们查询到 , 在娄底市新化县坐石乡有一位叫童新娥的农妇 , 与谢芳芳所要寻找的童新娥颇为相似 。
2017年6月7日 , 经过查证 , 这正是谢芳芳的母亲 。
此时的童新娥已经有了自己的新家庭 , 她的现任丈夫曹天华在十多年前也是一名煤矿工人 。 后来与童新娥相恋 , 将童新娥带回了家中 。

在这个新的家庭中 , 童新娥为丈夫生下了两个孩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