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牛虻》:人生所有的苦难,都是来渡你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不久 , 陈奕迅的《孤勇者》火遍全网 , 在各大音乐平台持续“霸榜” 。
虽然这首歌在最开始 , 只是为一部动画片创作 。 可它却凭借慷慨激昂的歌词 , 让无数成年人产生强烈共鸣 。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
有人说:每个曾在黑夜中跋山涉水的成年人 , 都能在歌中找到自己的身影 。
然而 , 《孤勇者》里歌颂的“平凡英雄” , 并非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 。
125年前 , 伏尼契就在《牛虻》一书中 , 就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位英雄人物 。
主人公亚瑟 , 经历了梦想幻灭 , 信仰崩塌 , 众叛亲离等诸多苦难 , 却从未向命运低头 。
尽管他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 都没能摆脱平凡的宿命 。 但他却在追逐理想的路上 , 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
读完牛虻的故事 , 你就会明白:
有一种英雄主义 , 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 , 依然热爱生活 。
成年人的世界 , 到处是梦想破碎的声音
19世纪30年代 , 意大利笼罩在奥地利的统治下 , 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
亚瑟虽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中 , 但重组家庭的兄弟姐妹对他态度冷淡 , 这让亚瑟倍感压抑 。
但好在 , 神父蒙泰尼对亚瑟悉心照料 , 待他如亲儿子一般;还有和亚瑟青梅竹马的琼玛 , 会陪他一起照顾生病的母亲 。
他们的出现宛如一束光 , 照亮了亚瑟灰暗的世界 。
出于对神父蒙泰尼的崇拜 , 亚瑟爱屋及乌 , 誓要成为革命英雄 。
他梦想有朝一日 , 要把所有奥地利人和异教徒赶出意大利 , 将基督教发扬光大 。
只是 , 理想很美好 , 现实却很骨感 。
不久后 , 神父蒙泰尼升为天主教 , 去了另一座城市 。
此时的亚瑟 , 对基督教抱有盲目的崇拜 , 对于革命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 , 也没做足准备 。
在向新任神父忏悔时 , 他轻易将“自己加入青年意大利党”一事 , 以及成员波拉的名字和盘托出 。
结果第二天 , 新任神父就将他出卖 , 毫不知情的亚瑟和波拉被捕入狱 。
出狱当天 , 意识到自己是遭神父算计后 , 亚瑟告诉琼玛是自己害了波拉 。
可没等他解释完 , 琼玛的巴掌就狠狠扇到他脸上 。
被心爱的女人误解 , 被效忠的组织视作“叛徒” , 被信仰的神父背叛 , 亚瑟的革命梦看似走到了尽头 。
想起《波兰来客》里的一段话:
【亚瑟|《牛虻》:人生所有的苦难,都是来渡你的】“那时我们有梦 , 关于文学 , 关于爱情 , 关于旅行 。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 杯子碰到一起 ,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 ”
是啊 , 成年人的世界 , 到处是梦碎的声音 。
年轻时的我们 , 都曾像亚瑟一样 , 对未来怀揣美好的梦想 。
读书时 , 以为只要认真学习 , 就一定能考上理想大学;工作时 , 以为只要肯吃苦 , 就一定能升职加薪 , 飞黄腾达 。
可梦想和现实 , 终究是隔着一层纱布 。
一路走来 , 我们难免要历经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情 , 像考试落榜 , 职场不公……
突如起来的意外 , 如同深海中的惊涛骇浪 , 轻而易举就能把我们的梦想掀翻 。
长大后才懂得 , 不是所有梦想 , 都能得偿所愿 , 也不是所有追求 , 都能收获回报 。
事与愿违 , 是成人世界最残酷的真相 。
没有绝望的处境 , 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梦想幻灭的亚瑟回到家中 , 想到最亲的两人都相继离开他 , 亚瑟绝望不已 。
一番内心缠斗后 , 他想到了自杀 。
但就在准备动手时 , 哥哥和他妻子朱丽娅回到家中 。
他们不仅不关心刚出狱的亚瑟伤势如何 , 还对他冷嘲热讽 。
对话中 , 亚瑟得知自己一直景仰的蒙太尼神父 , 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
长久以来 , 亚瑟都视蒙太尼里为真正的上帝 , 如今 , 这个上帝却是个违背教条的骗子!
此时的亚瑟 , 失去了梦想 , 更失去了信仰 。
然而 , 更大的打击反而让他冷静下来 。
回想过去种种 , 他发现所有的苦难 , 都是那些道貌岸然的教士造成的 。
“如果因为他们施加在自己身上的痛苦 , 就想着自杀 , 那我就输了 。 ”
于是 , 亚瑟伪装自杀后 , 隐姓埋名远盾异国他乡 , 开始新的生活 。
其间 , 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 为揭穿这些教士的虚伪面纱而战斗 。
尼采曾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 便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 ”
此后十三年间 , 亚瑟一路颠沛流离 。
他在污秽的窑子里洗过碗 , 给野蛮的农场主看牛放马 , 在走江湖的杂耍班子里装过疯卖过傻……
但不论遇到什么困境 , 亚瑟始终坚守内心的信念 , 朝着自己的梦想亦步亦趋地向前 。
心理学上有个锅底效应 , 说人在最低谷时 , 只要不放弃 , 那么不论他朝着哪个方向走 , 都是向上的 。
所以 , 当生活失无可失时 , 别急着绝望 , 因为它可能就是我们绝地反击的信号 。
所有的苦难 , 于你我而言 , 都是人生路上的一块石头 。
面对它 , 如果停滞不前 , 它就会成为你的绊脚石;但如果你选择踏过去 , 它就是你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
真正厉害的人 , 往往不是因为能力超群 , 而是在绝望无助时 , 他们总能比别人多坚持一会 。
所谓万丈深渊 , 下去 , 也是鹏程万里 。
并不是站在光里的 , 才叫作英雄
十三年后 , 青年意大利党依旧在为革命事业奋斗 。
此时的琼玛 , 已成长为团队的关键人物 。 她提议找人写讽刺文章 , 揭露政教一体的愚昧和落后 。
有人提议 , 可以找牛虻来当写手 。 而这个牛虻 , 正是当年的亚瑟 。
由于经历了太多沧桑 , 见到牛虻后 , 竟无一人能认出他就是亚瑟 。
晚宴上 , 亚瑟找到琼玛 。
他仍深爱眼前这个女人 , 但十三年前的创伤 , 多年以来承受的伤痛 , 都令他耿耿于怀 。
他虽然履行义务 , 按要求写好了文章 , 可当琼玛提出修改建议时 , 他却拒不配合 。
直到最终不得不妥协时 , 亚瑟仍提出 , 今后在他讽刺天主教蒙泰尼时 , 琼玛不得干涉 。
后来 , 在一次革命任务中亚瑟被捕 , 怀恨在心的上校想尽方法要置他于死地 。
但当时的意大利 , 只有得到主教蒙泰尼的批准 , 才能召开军事法庭将亚瑟处死 。
出于对上帝仁慈的信仰 , 蒙泰尼坚决不同意上校的意见 。
不料 , 亚瑟却以死相逼 。 在坦白了自己真实身份后 , 亚瑟要求蒙泰尼必须在自己和上帝间做出选择 。
亚瑟赌输了 , 第二天他被执行了枪决 。
有人说 , 亚瑟的悲剧结局 , 皆由性格的缺陷导致 。
的确 , 相比多数文学作品中的革命人物 , 亚瑟并不完美 。
他虽参与革命 , 可动机并不全是为了受苦的百姓 , 更多时候是掺杂着私人的爱恨情仇 。
而在他的革命生涯中 , 也几乎没有什么热血沸腾的大场面 , 反而时常因过往的创伤 , 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情 。
可当你抛开宏大的时代背景 , 从他生平的角度看 , 就会发现:亚瑟的一生 , 自始至终都在为内心的信仰而战斗 。
他热烈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亲情、爱情与革命 。
相反 , 主教蒙泰尼虽头顶神圣的光环 , 但他追求宗教意义上的完美形象 , 始终不敢和儿子亚瑟相认 , 最终在悔恨中绝望而死 。
两相对比 , 亚瑟更像一位真实的、敢于直视自身平凡的英雄 。
而现实生活里 , 也不缺像牛虻这样 , 满身污泥千疮百孔 , 仍无怨无悔朝着梦想去拼尽全力的人 。
为柴米油盐而早出晚归的路边摊摊主;为养家糊口而四处奔波的大货车司机;为替家里偿还债务而打多分工的服务人员……
这群平凡的人 , 默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 干着平凡的事 。
也许他们用一生铺就的 , 也不过是平凡之路 。 但只要不忘初心 , 砥砺前行 , 再渺小的无名之辈 , 亦有华彩 。
站在光外的他们 , 与其说是大时代的小人物 , 更像是自己平凡人生里的真英雄 。
历史上 , “西方哲学之父”苏格拉底曾自比为牛虻 , 希望他的演说能像不断叮咬的牛虻一样 , 让雅典这匹“昏睡的骏马”有所警醒 。
然而 , 现实中的牛虻细若蚊蝇 , 在偌大的牛马面前更是无比渺小 。
就像如今置身疫情下的我们 , 不管怎样奋力抵抗 , 在这场巨大的浩劫面前 , 仿佛都杯水车薪 。
可《牛虻》的故事恰恰给了我们另一种启发 , 那就是:
我们虽平凡渺小 , 但是只要咬牙坚持 , 像只牛虻一样不停叮咬 , 终有一天能唤醒那匹沉睡的骏马 。
而我们终将像亚瑟一样 , 寻找到内心想要的答案 。
要相信 , 水到绝境是风景 , 人到绝境 , 便是重生 。
和朋友们共勉 。
推荐阅读
- 地下城与勇士|《地下城与勇士》的时装套,欲罢不能,时装爱好者的收藏品
- 地球防卫军6|发售日要公开了?《地球防卫军6》4.29公布重要消息
- 任天堂|《暗黑破坏神:不朽》手游为何要推出PC版?
- 射击|像素风射击动作游戏——《合金重组》
- 粘液块|MC什么时候加入了“银鱼”,那些年《我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 上单|《英雄联盟》中,钻石段以上,无论是谁上单至少都是和诺克五五开
- 诛仙|新《诛仙》手游正式开放50级兽神副本,趣味性奖励度加倍提升!
- 艾尔登法环|玩家用修改器进入《艾尔登法环》封闭的斗兽场发现隐藏场所和人物
- 鳄鱼小顽皮爱洗澡|《鳄鱼小顽皮爱洗澡》:迪士尼最特别的明星丨初代网红手游回忆录
- 直播|《守望先锋2》 β 测试已经开启,看直播满 4 小时可获得测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