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层层资金“堆砌”下 , 没有人怀疑德尔维的“德国石油巨亨千金”身份 。
就这样 , 在这个人脉、金钱交换的圈子里 , 德尔维通过“画皮”这一方法认识了大半个纽约的名人 。
当积攒到一定的人脉后 , 德尔维向朋友们宣布:
“我要拿下纽约著名建筑教堂宣教所 , 在那里建立属于自己的艺术中心 。 ”
看着信誓旦旦的德尔维 , 她的名流朋友对德尔维的赞美更盛 。
此后 , 德尔维凭借自己的人脉 , 找到著名建筑师为她设计建筑规划 , 并联系了银行 , 希望能拿下教堂宣教所的租用权 。
就这样 ,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
没过多久 , 德尔维的建筑图纸便做好了 , 教堂宣教所的租用权也拿下来了 。
然而 , 之后的一切好像偏离了轨迹 , 德尔维的计划没有成真 , 反而越来越糟 , 甚至连“画皮”也被揭穿 。
02 “德国石油巨亨千金”是真是假当拿到建筑图纸和教堂宣教所的租用权之后 , 德尔维与纽约名流之间只差2500万美元的费用 。
由于之前的金钱使用太多 , 对于这笔钱 , 德尔维选择贷款 。
可是 , 当她向投资集团和银行寻求贷款时 , 他们却纷纷拒绝了德尔维的请求 。
无奈之下 , 德尔维只好借助她的人脉 , 向她的各大名流朋友们到处借钱 ,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 , 这些朋友并不靠谱 。
通过一番波折 , 钱虽然借到了 , 但借来的钱离2500万美元还有很大差距 。
对此 , 德尔维非常的苦恼 , 然而 ,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
由于她长时间筹不到足够的钱 , 教堂宣教所那边开始通知德尔维:如果再不给钱 , 就会把教堂宣教所租给别人 。
得知这个消息后 , 德尔维焦头烂额 , 可哪怕如此 , 命运仍然没有放过她 。
一天清晨 , 失眠了一整晚的德尔维好不容易睡着觉 。
没过多久 , 电话铃声叫醒了她 。
接通后才知道 , 由于自己长时间拖欠酒店房费 , 被警告了 。
当她准备用自己的信用卡还房费时 , 信用卡又被冻结了 。
这时候 , 昔日的酒店服务员们仿佛对安娜产生了怀疑:她真的是有钱人吗?为什么连房费都付不起?
由于付不出来房费 , 无奈之下 , 酒店向警方报警 。
此后 , 纽约警察局的人开始着手调查德尔维的身份 。
就这样 , 在一步步地调查下 , 一切未解之谜都有了答案 , 事实真相被揭露在了人们面前 。
原来 , 德尔维并不是她的真实名字 , 她也不是德国石油巨亨的千金 , 事实上 , 她连德国人都不算 , 因为她来自俄罗斯 。
德尔维的真实名字叫安娜·索罗金 。
安娜·索罗金出生于俄罗斯的一个普通家庭 , 父亲是卡车司机 , 靠运货维持家庭生计 , 母亲是家庭主妇 , 操持着家里一切事物 。
对于女儿在美国的所作所为 , 父母俩都不清楚 。
索罗金之所以会变成这样 , 和她的一次德国之旅有关 。
2007年 , 父亲便带着一家老小举家搬到了德国 , 在德国扎根 。 从此 , 索罗金便开始了她在德国的生活 。
在德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 , 她去了英国伦敦上学 。
完成学业后 , 又从英国伦敦转移到了法国 , 并在法国的一家时尚杂志社做实习工作 。
法国作为鼎鼎有名的世界时尚之都 , 打开了索罗金的视野 。
她在法国做实习工作的那段时间里 , 各个方面都有所提升 。
不仅培养了自己的时尚品味和眼光 , 还结识了法国的很多时尚名流 , 知道了如何和这些所谓的名流打交道 。
那时候的索罗金沉浸在法国的纸醉金迷之中 , 对法国的上层社会有所向往 , 尤其是在她结识了所谓的名流圈子里的人后 , 仿佛窥探到了“上层”的一角 。
然而 , 所谓的上层社会的名流们往往都有着极高的出身 , 无一不是各个阶层里拥有无数人脉和资金的精英人士 。
对此 , 身为卡车司机女儿的索罗金显得格格不入 , 她认为自己是挤不进去法国名流圈子里了 。
于是 , 她打算另辟蹊径 。
几年之后 , 索罗金去往了大洋彼岸——美国纽约 , 打算挤进美国的名流圈 。
她深深地知道要想打入这些所谓的名流圈 , 就必须有一个高级的身份 。 为此 , 她画了一个皮 , 编造自己是德国石油巨亨千金 。
此外 , 她还拿出自己工作多年以来的积蓄 , 给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富豪人设 。
她利用社交媒体平台 , 维持着自己的富豪人设 , 让自己有机会认识一些名人 , 而这些名人大多都有着不少的人脉 。
推荐阅读
- 美国这下说不清了?2019年就开始研究蝙蝠,如何把病毒传给人
- 40国去美元化后,第41国将叫停美元,去美元化蝴蝶效应将愈演愈烈
- 为启动ISS新机械臂,俄罗斯宇航员进行舱外活动
- 全球共有4800多颗卫星,美国2944颗,俄罗斯169颗,我们有多少?
- 联合国呼吁对乌克兰强奸案进行独立调查
- 俄罗斯突然做出让步,却让美国措手不及,普京这招太牛了
- 美俄航天竞赛重新拉开序幕?时隔46年,俄罗斯重启登月计划
- 哈佛毕业高薪女子20年不买内衣,厕纸晒干重复用:我就要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