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冠病毒正在野生动物中传播,对新冠大流行意味着什么?( 二 )



在美国 , 白尾鹿已经很好地适应在人类周围生活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 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废水流入野外水源 , 可能使白尾鹿感染新冠 。 许多研究已经在污水中发现了新冠病毒 RNA , 但目前还没有在废水中分离出具有传染性的新冠病毒毒株 。
此外 , 还有报道称 , 野猫或野貂等动物可以能作为传播媒导致白尾鹿感染新冠病毒 。
上述观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 , 但也都不能完全解释野生白尾鹿中的大规模传播情况 , 很可能它们并不是通过单一原因造成的感染和传播 , 而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 。
白尾鹿是一种群居动物 , 它们通常在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活动 , 然而 , 在每年十月到第二年2月的繁殖季 , 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 在此期间 , 鹿群会相互接触并大大扩大行动范围 。 它们之间在接触时会有很多鼻子碰鼻子的接触 , 这就导致一旦一只鹿感染了新冠病毒 , 它们的行为方式很容易造成新冠病毒在种群内的广泛传播 。
之前在中东地区暴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 , 也是一种冠状病毒所致的致命传染病 。 而这种病毒就是由骆驼传播给人类的 。 因此 , 科学家们担忧白尾鹿成为新冠病毒的宿主 , 从而向人类传播 。
一旦新冠病毒在白尾鹿体内建立长期感染 , 就可能在其体内发生变异、进化 , 并与其他冠状病毒重组 , 从而可能感染其他鹿或放牧动物如绵羊、山羊、奶牛等 。
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 新冠病毒在白尾鹿体内显示出长期进化的迹象 。 今年2月份 ,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 bioRxiv 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 , 在安大略省采样的白尾鹿感染的新冠病毒与新冠原始毒株相比 , 具有76个突变位点 , 这些突变导致新冠入侵宿主细胞的S蛋白发生了变化 , 这种变化是高度可传播变异株成功的关键 。 而对这些病毒基因组的分析显示 , 与之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一年以前感染人类的新冠病毒 , 这表明该病毒已经在白尾鹿中传播了很长时间 。

2月份 , 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表在预印本 medRxiv 的论文显示 , 当地白尾鹿中发现了与人类基因组不同的新冠 Alpha 变异株 , 这表明 Alpha 变异株之前感染白尾鹿后一直在白尾鹿体内独立进化 。
更重要的是 , 有研究发现 , 安大略省一个人体内的新冠病毒与在白尾鹿中发现的新冠病毒基因组高度相似 , 尽管缺少关键证据 , 但科学家们怀疑此人可能从白尾鹿身上感染了新冠病毒 。 如果这一点得到证实 , 那么白尾鹿对人类的传播将令人担忧 。
此外 , 白尾鹿和人类一样 , 能够多次感染新冠病毒 , 例如有研究发现 , 感染了 Omicron 的白尾鹿体内同样存在着针对 Delta 的抗体 , 这表明白尾鹿可以多次感染新冠病毒 , 这也意味着新冠病毒将难以从白尾鹿体内消失 , 从而继续造成传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