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数量 , 斑鳖对于食物质量的把关同样不能过低 。 作为一种爬行动物 , 斑鳖也是通过肺呼吸 , 并通过心脏的泵血供给全身 。 除了氧气输入之外 , 这还需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供应 。 即便是人工圈养的斑鳖 , 在喂食时也要选择活性高的新鲜生肉 。
斑鳖走向灭绝的原因斑鳖之所以被称为“神兽” ,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 它们在地球上的存在时间已经十分长久 。 它们出现的可查时间 , 通过化石等古生物探索研究 , 可以一度追溯到恐龙文明的时期 。 然而 , 就是连小行星和冰河世纪都没有毁灭的这种古老生物 , 如今却不得不面临灭绝的危机 。
2019年四月 , 生活在我国苏州动物园的全球最后一只雌性斑鳖死亡 。 这也就代表着 , 如果无法找到其他依然存活着的雌性斑鳖 , 这一物种就再也没有了繁衍生息的可能 , 而灭绝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
关于斑鳖为什么会灭绝这个问题 , 我们可以大致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 。
首先 , 我们来分析一下斑鳖面临危机的自然原因 。 就以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讲 , 沧海桑田的道理一直是很多问题的解答方式 。 尤其是在自然问题上 , 所谓“树挪死 , 人挪活” , 很多动植物都因为无法适应时间变化带来的新环境而走向灭绝 。
斑鳖也是如此 , 虽然在恐龙大灭绝的那场末日浩劫中存活下来 , 但是这颗星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比如 , 大陆漂移的影响 。 要知道 , 在我们现在的世界里 , 那块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 , 曾经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带雨林 。 由于地球板块运动 , 让这片原本位于赤道附近的生物家园挪到了地球极点 。 而殊不知 , 这群被迫离家的动植物中 , 就很有可能包括适宜温热生存环境的斑鳖 。
也就是说 , 有很大一部分原始生态中的斑鳖 , 已经随着山崩地裂的大陆漂移 , 变成了现在南极大陆地层中的几块化石 。
而即便还有很多斑鳖的祖先 , 躲过了这块飘向冰雪世界的大陆 , 通过亿万年的演变 , 地球也早已不是一个对“慢生活动物”友好的星球 。 随着新的海陆环境确立 , 不仅南极洲与世隔绝 , 澳洲大陆同样也是一片被海洋孤立的世外桃源 。 但是除此之外 , 其他大陆之间却形成了既相连相接又隔山跨河的特殊构造 。
对于斑鳖而言 , 缓慢的生活方式已经不适合这种新的动植物生态环境 。 可以说 , 如果大多数的斑鳖祖先去了澳洲 , 那么它们肯定也会像大家熟知的鸭嘴兽、树袋熊和树懒那样自成一道进化体系 , 并在如今依然得以生生不息 。
但是 , 斑鳖却不幸地来到了人类活动历史最悠久的亚洲东南部 。
环境污染这一话题想必大家已经听过了很多次 , 它是任何野生生物都难以避免的最大生存威胁 。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 尤其是工业时代的到来 , 地球上可以提供给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净土越来越少 。 而就像前文所言 , 对栖息环境要求极高的斑鳖更是很难找到自己的家园 , 连居所都无法保证 , 就不用说捕食和其他生命活动 。
另外 , 斑鳖还有一点特殊的生理弱项 , 就是它们的繁殖能力低下 。
不同于其他濒危动物 , 人们可以提供科技力量给它们进行人工繁殖 。 斑鳖的繁殖系统和方式都尤为复杂 , 人类的技术手段很难起到作用 。 更加悲剧的是 , 苏州动物园里那只全球最后的雌性斑鳖 , 就是在人工授精时死亡 。 所以 , 对于斑鳖的繁衍生息 , 人们现在就是想帮 , 也帮不上忙 。
作为“神兽” , 斑鳖的入选除了自然生物科学方面的因素 ,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 , 龟鳖类动物在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的定义 。
比如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的赑屃 , 就是那个在很多古典园林祠堂里驮着石碑的大龟形象 。 没有人知道赑屃的原型是哪种动物 , 也许是来自《山海经》里的某种记载 , 但是至少可以肯定这是一种巨大的龟鳖爬行动物 。 也就是说 , 很有可能就是生活在我国南方淡水水域的斑鳖 。
我们不知道龙是否存在 , 不知道凤凰、麒麟是否存在 , 但是通过斑鳖的故事 , 我们也许可以看出 , 中国人古代的图腾神兽 , 也许就是因为很多原因消失在了现实世界里 。
作者:木下易人 校稿编辑:小宛
推荐阅读
- 1亿年前,蛇的祖先独立进化26次,只为失去双腿,为何要这么做?
- 高颜值航天员王亚平是清北学霸?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学历大揭秘”
- 这部科幻电影超级震撼,女宇航员被困太空,极限逃生让人触目惊心
- 能源危机下,欧洲“背叛”碳中和
- 为什么蛇会把自己的腿进化掉,用肚子行走真的更具优势吗?
- 产业 | “未来太空创想计划”启动,创新传播航天文化形式
- 多刺盔甲的犰狳蜥蜴
- 5.88亿年前,世界上最奇特的5种动物,你见过几个?
- 爬行动物犰狳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