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天文台得到的资料数量庞大 , 只能用硬盘储存 , 硬盘的效能对EHT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 因为当望远镜观测时 , 其每秒产生的数据量是以百亿位元为单位计算的 。
一次普通的五天观测期间 , 每座望远镜会搜集约500TB的数据 , 整个阵列产生的数据约7PB , 将装满1000至2000个硬盘 。
黑洞本身是简单的天体 , 复杂的是黑洞周遭的环境 , 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根据广义相对论建立了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 。
主反射镜反射入射光并聚焦到一点 , 就能够将光分解为数据
由此看来 , 黑洞之所以显示红色 , 并不是其本身呈现红色 , 而是光在强大引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偏转 。
爱因斯坦场方程也成功成为后人研究天体运动的理论基础 , 更是成为发现黑洞的重要地基 。
强大引力的“红色黑洞”
倘若没有超级计算与计算机建模 , 没有视界望远镜 , 没有VLBI技术……那么人类又怎么能如此直观的看见黑洞呢?
推荐阅读
- 尼莫点到底有多神秘?
- 毁灭与新生:超大质量黑洞触发的恒星形成
- 研究表明,宇宙可能会“很快”停止膨胀
- 科学家发现一颗超级地球,距地球22光年,与地球相似度达84%
- 报纸中暗藏着外星信号,他替人类寻找宇宙数学公式,终获诺奖
- 什么是新仙女木事件?科学家:一场持续1300年的冰河时期
- 造福全人类!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制葡萄糖,怎么实现的?
-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要来了?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能阻止吗?
- 被蛇吞下是什么感觉?作家冒死穿着盔甲进行实验,心率飙升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