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螳螂长到200公斤,与200公斤的老虎打一架,谁会更胜一筹?( 二 )



这还不算完 , 螳螂的氧气和血液供应系统在延长后也会出现严重问题 。 昆虫们是没有鼻子的 , 它们呼吸都是依靠自己皮肤两侧排列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 , 当螳螂处于正常体型时 , 娇小的身体赋予了更少的氧气消耗 , 而对氧气的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 , 快速的新陈代谢也增强了螳螂的机动性和灵敏度 。

然而 , 当螳螂的重量增加到200公斤时 , 它的通气的孔洞的面积就增加了464倍 , 直径最大可达2分米 , 而此时螳螂的身体就会达到了惊人的60米 。
可以试想一下 , 用一排排直径达到2分米的通气孔来进行呼吸 , 对60米长的躯体 , 是该有多么大的负荷?巨大的躯体就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进行维持 , 而螳螂那古老的呼吸方式已经远远达不到要求了 。
【假设螳螂长到200公斤,与200公斤的老虎打一架,谁会更胜一筹?】所以从现在看来 , 给螳螂质量放大到200公斤 , 这对它来讲无疑是致命的 , 更不用说与老虎缠斗了 , 连自身的行动都是很棘手的事情 。

所以在生物进化历史的长河中 , 我们大自然是有智慧的 , 它明白哪种动物属于哪种生态位 , 在3.5到2.7亿年前的石炭纪和泥盆纪 , 高大的裸子类植物的繁盛使地球的含氧量达到20% , 大自然给了昆虫的一次机会 。
那时的昆虫 , 无论昆虫类还是节肢类 , 都体格暴涨 , 最大的多足节肢动物---“巨型马陆”体长超过2.6米 , 体重可达50公斤 。 天空中飞舞的“巨脉蜻蜓”翼展可达70厘米 。
但同时大自然的选择也是无情的 , 体型不是制胜的法宝 , 适应性才是最终的生存策略 。 随着地球气候的不断变化 , 裸子植物的衰败 , 使地球的含氧量降低 , 这些生存在电影中的怪物 , 最终也成为了化石 , 无声的述说着往昔的雄风 。

随着生物不断的进化发展 , 我们哺乳动物的优势也很日益展现 , 进化出来的脊椎可以承受更大的体重 , 鼻子这一独立出来的呼吸器官 , 连接着肺有更完美血氧转换效率 。

所以我们的老虎不必担心因体型增大而导致身体器官超负荷 , 因为它们的结构可以轻松支撑起它们重要的系统 。 而且200公斤对于老虎来说真的只是平均水准 , 说是幼年期也毫不为过 , 它们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 如果老虎真的遇到200公斤的大螳螂 , 它们可能想的不是和它打架 , 而是思考这玩意够它们吃几天的了 。
总而言之 , 一只被放大到200公斤的螳螂是无法与同等体型的老虎相比的 , 这也许就是进化的奥妙吧 。
作者:飞翔的荷兰人 校稿编辑:小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