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论上能活1000岁,那余下的900多岁,为啥无故“消失”了?( 二 )


并且在科学家的研究当中 , 发现在我们的染色体上有着一点特殊的东西——“端粒” 。 我们知道人体的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 那么端粒就是细胞上面“计数器” , 也被称为是“有丝分裂钟” 。

端粒
它位于细胞的末端 , 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 , 端粒的作用就是控制细胞的分裂次数 , 每当细胞复制分裂一次 , 复制而来的新细胞上的端粒就会减少一点 。
直至这一小节“计数器”消失 。 细胞自此不再进行分裂 , 人体也进入死亡的倒计时 。 那么是否“计数器”不再控制细胞的分裂之后 , 人类机体自然也就不会走到死亡的倒计时 , 可以摆脱死亡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 。 如果在细胞分裂的过程当中 , 端粒并没有减少 , 也就说明“计数器”坏掉了 , 那么这时候机体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提前进入“死亡倒计时” 。

端粒与衰老的关系
因为 , 没有一个正常的细胞可以达到无限分裂的境界 , 除了癌症细胞 。 癌症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的三大特点就是:无限增殖 , 可转化和易转移 。
所以说正常细胞是不会无限增殖的 , 会无限增殖的细胞都是已经病变了的细胞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 人类衰老的因素还离不开激素的分泌 。
而且日常的生活作息都离不开各项激素的调节 , 激素的调节离不开的是人体的反馈机制 , 随着人体器官的衰老 , 反馈机制也逐渐变得混乱直至失调 。

癌细胞会侵染正常细胞并不断分裂
这时激素的调节已经接近紊乱了 , 自然也就导致了人体其他的功能紊乱了 。 并且虽然理论上来说 , 我们虽然知道人体的衰老表现于各个器官的逐渐老化 。
但是我们却并不能通过科学技术来复制器官来代替人体当中已经衰老的器官 , 因为器官的衰老并不是某一个器官的衰老 , 而是全部器官的逐渐衰亡 , 把所有的器官更换一遍以求得生命的延续这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

器官更换
“理论上可以活1000岁”的观点是谁提出的?那么既然如此 , 如果人的寿命是被端粒复制所影响的话 , 是否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延缓或者说是减少端粒的“磨损”?那么虽说达不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 但是说不定在一定程度下可以延长人类的寿命呢?
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极限寿命是在150岁左右 , 对此科学家也是各执一词 。 美国老年病学家斯塔德认为 , 150年后 , 人类能活到150岁 。
但是就目前的数据来看 , 世界上纪录在案的最长寿的老人寿命也只是在120岁左右 。 还并没有人可以活到150岁之久 , 即是说 , 人类的寿命连150岁的极限都没有达到过 。

长寿的老人
哪怕是人均寿命较长的日本 , 平均寿命也是在84岁左右 。 而为什么有科学家会提出 , 人类理论上可以活1000岁之久呢?提出这个构想的是一位名为奥布里·德·格雷的生物老年医学家 。
这位生物学家毕生最看重的课题也是“超级长寿”这一命题 , 因为根据科学家们长期的观察统计 ,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可以摆脱端粒部分减少而引起的身体衰亡的动物 , 这种动物就是龙虾 。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 , 原来龙虾可以摆脱细胞的衰老 , 使身体当中的细胞长期可以更新换代的原因 , 是因为龙虾的体内含有一种端粒酶 。

端粒酶皇与寿命有关
我们前面说了人体的衰老是由于在细胞顶部端粒的控制下 , 细胞无法无限次分裂 , 但是存在即合理 , 在人体成长的过程当中 , 细胞的分裂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进了生物的生长与成熟 。 但是在基因的复制过程当中细胞分裂是很容易出现错误的 , 所以之所以存在端粒控制细胞的分裂次数 , 是为了避免细胞多次分裂导致错误无法纠正 。
但是龙虾体内含有的端粒酶 , 起到的作用是可以在细胞复制之后修补端粒“磨损”的部分 。 这样一来 , 就彻底摆脱了受端粒“损伤”而导致的机体衰老 。

龙虾可以摆脱端粒部分减少而引起的身体衰亡
那么是否每一只龙虾都可以达到“不死不灭”地存活着呢?实际上龙虾也只是于理论上可以存活至千百万年 , 实际上并没有龙虾可以活得到那么久 。
除了外界因素以外 , 还有一项重要的因素影响着龙虾的寿命 , 就是龙虾的外骨骼 。 虽然细胞随时都是幼嫩的新细胞 , 但是由于更换外骨骼的过程太长 , 往往等不到新的外骨骼长出来 , 龙虾就已经死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