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胸蜈蚣是一节一节的 , 一般有30个体节 , 体节跟腿是不一样的 , 它是一种暂时性结构 , 会发育成不同的形态 , 如骨形态、皮形态、肌形态 。
人们正在参观节胸蜈蚣模型
有意思的是 , 节胸蜈蚣足对数和体节的比例一般是8:6 , 这个比例和今天的马陆是一样 。
曾经在新墨西哥州发现的巨型节胸蜈蚣的化石 , 它看起来就像被展开的轮胎 , 宽度有半米 , 长2.4米 , 它的发现致使以后再也没有任何一种存在或曾经存在的节肢动物超过它的长度 。
尽管它已经化成一具化石 , 但你看它的触须 , 背上齿轮一般的背脊 , 背脊上清晰可见的花纹 , 以及背脊下覆盖的有着绒毛和锯齿的须足 , 只能说让人头皮发麻!
节胸蜈蚣的化石
能长成这样 , 它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回顾一下长得高大的动物 , 比如大象、犀牛 , 它们都是吃素的 。
节胸蜈蚣其实也是吃素的 , 口说无凭 , 科学家在节胸蜈蚣化石的肠胃和肛门中发现了一些松树碎屑和蕨类的种子 , 这便是认为其为节胸蜈蚣的有力证据 。
节胸蜈蚣虽然体型很大 , 但它没有仗势欺负别的生物 , 它并不是可怕的捕食者 。
但有一种会飞的动物不一样了 , 它仗着会飞的本领 , 会捕食其他的小型动物 。 它是什么呢?它就是巨脉蜻蜓 。
巨型蜻蜓化石
昆虫纲的动物登录陆地可以追溯到4亿年的泥盆纪早期 。
它们的祖先其实是鱼类 , 由于“求生欲”让自己原本弱小的鱼鳍变成了可以让它们飞起来的两翼 , 石炭纪出现的有翼昆虫有蜻蜓、蟑螂、蜉蝣这几个种类的生物 。
远古时代的生物总是被人想象得很大 , 是如今正常生物体积的好几倍 。
今天我们看到的蜻蜓 , 小小一只 , 可以随手拈起来 。
蜻蜓是“飞行王者”
可殊不知曾经的蜻蜓多么巨大 , 其中一种叫做巨脉蜻蜓的蜻蜓 , 展开它的双翼 , 可以达到74厘米 , 当它扑棱翅膀在天空中觅食 , 简直犹如如今的老鹰雄踞长空 。
说了昆虫纲、多足纲 , 继续说蛛形纲 。 蛛形纲主要就是蜘蛛和蝎子 , 刚刚说了2米4的蜈蚣 , 翼展74厘米的蜻蜓 , 再来说说一种巨大的蝎子——肺蝎 , 它可以长到70厘米 。
肺蝎虽然是一种远古生物 , 但科学家发现它已经发育出侧眼 , 意味着视野更宽阔 , 它缺乏听觉毛细胞 , 意味着更依赖视觉 。
肺蝎爬到了石炭纪陆地食物链的高层
所以推断肺蝎拥有更好的视力 , 拥有更好的视力意味着可以在更加恶劣的条件活动 , 它可以昼夜活动 。
这些技能让肺蝎比如今的蝎子更具威胁性 。
肺蝎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 还有一种生活在海底 , 被称为“海蝎”的莱茵耶克尔鲎 。
这种海里的节肢动物比肺蝎还可怕 , 可以长到2.5米 。
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板足鲎
虽然它的名字是“海蝎” , 但是科学家认为它更可能生活在江河湖泊而并非海洋 。
但是如此大的体型 , 小小的湖泊溪流 , 有它的容身之处吗?
那些小鱼小虾、螃蟹之类的生物 , 它们都将成为海蝎的盘中餐 , 海蝎应该很难碰到与之抗衡的天敌 , 但是它居然灭绝了 。
这也说明一个道理 , 强大的生物并不意味着生存能力强 , 也许海蝎只是一种和恐龙一样 , 头脑简单 , 四肢发达 。
再强大也敌不过自然的选择
神奇石炭纪为什么石炭纪出现这么多巨型昆虫呢?或者应该问 , 为什么石炭纪让生物长得这么大?
生物的进化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因素 , 肯定是有什么因素导致了大型昆虫的出现 。
说法一 , 体型变得越来越大是进化的需要 , 体型更大才能抵抗捕食者的攻击 , 繁衍种族 。
为了把基因更好地传给下一代 , 这些原本小型的食草节肢动物慢慢进化 , 产生变异 , 曾经的它们是那么弱小 , 只能以植物碎屑和动物腐败的尸体为食 。
石炭纪是昆虫的天下
简直是陆地上的清道夫 , 而那些:“嚣张”的捕食者 , 对它们来说是极大的威胁 。
说法二 , 大体环境改变 , 主要是大体氧含量的增加 。
氧气的增加使植物疯长 , 简直像雨后春笋 , 像韭菜越割越长 。
昆虫的呼吸方式也在适应这种变化 , 之前也说过 , 它们本来是海洋中的动物 , 以前是用腮呼吸 , 登陆之后腮退化了 , 吸收氧气的方式更加直接 , 可以让身体组织更好地吸收氧气 。
近十亿年来地球大气含氧量
推荐阅读
- 眼球可以转动360度,变色仅需20秒,变色龙为什么可以变色?
- 细思极恐!“玻尔兹曼大脑”或让你怀疑人生,宇宙也与它有关?
- 火星上的素食主义者:火星殖民者将不得不坚持纯素饮食
- 科普知识(29)——时间是什么?我们人类能够做到暂停时间吗?
- 合理设计的 Ti3C2/N、S-TiO2/g-C3N4 三元异质结构与空间电荷分离增强光催化析氢
- 太空返回地球的危险有多大?为啥称太空黑障是最恐怖的时间?
- 马达加斯加狐猴
- 寻觅心中的星——崔光烨
- 中国人的首个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对人类贡献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