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入狱的大难牟其中后来参加了工作 , 在工作之余 , 仍然不忘记刻苦学习 。 牟其中对哲学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充满极大的兴趣 , 为此下了不少功夫 。 他的语言能力也非常强 , 善于演讲 , 并且他的思维又很活跃 , 所以经常书写一些文章 。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 牟其中在33岁的时候 , 就因为自己所写文章的问题 , 被捕入狱 。
这是他第一次进监狱 , 经历了四年四个月的监狱生活 。 狱中的磋磨究竟如何 , 牟其中没有提起 , 在他出狱后 , 他开始了下海经商 , 与人合办了万县中德商店 , 凭借着自己灵活的头脑 , 与超出于常人的远见卓识 , 慢慢地 , 走出了一条充满荣耀的成功之路 。
在当时的万县 , 牟其中推行包换制度 , 倡导代购、代销、代组织、代托运这四代服务 , 正是这样不同以往的消费制度 , 吸引了消费者不断前来 , 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 一时之间 , 他的生意做得如日中天 , 红火兴隆 。 正当牟其中胸怀大志 , 思考着再更精进一步的时候 , 他被冠以\"投机倒把罪\" , 被抓捕进了监狱中 。
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入狱 。 在历经11个月后 , 才被释放出来 。 出狱后 , 牟其中并未从此一蹶不振 , 在他人惊叹佩服的目光中 , 凭借着一年的准备时间 , 成功建立了中德集团 。
牟其中善于抓住时机 , 拥有超人胆识的特质 , 为他的集团的成功 , 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础 。 不过是在路途中听闻了陌生人的闲谈——面临解体的苏联正准备出售一种飞机 , 牟其中便开始四处奔波 , 经过他不懈努力 , 最终用以货易货的形式 , 将四架飞机转手卖出 , 赚得近亿元 。 从此\"江湖\"上有了他的传说 , 中德集团也打响了名声 。
牟其中的个性胆大妄为 , 他能为了自己的生意 , 去倒卖海蜇、冰箱 , 甚至投资卫星发射等 。 他活跃的思维与强大的执行实践能力 , 让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 让中德集团越来越辉煌 。
也许商人就是成功与失败两者兼顾的矛盾体 , 正当他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时候 , 牟其中又被以\"信用诈骗\"的罪名 , 被抓捕入狱 , 还被判了个无期徒刑 , 剥夺了他的政治权利 。 这是牟其中人生中第三次入狱 , 也是判刑最厉害的一次 。 经过家人不断地上诉 , 多方地奔走 , 终于 , 牟其中在16年后被成功释放 。 这时的牟其中 , 已经是一位76岁的老人 。
牟其中在监狱中待了16年 , 在出狱之时 , 他曾想过 , 凭借着手中还存在的264套房产 , 将产值变现 , 作为他东山再起的资金储备 。 房产的价格人们心中清楚 , 264套房产可以转换成的资金份额 , 数目的大小可想而知 。 以现在北京售房的价格 , 即使不能一下翻身 , 也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 。
残酷的现实 , 无情地痛击着牟其中的心 , 牟其中直到出狱后才知道 , 因为经济纠纷的问题 , 他的264套房子已被银行全部抵押 。 没了资金的储备作为创业的基础 , 正值76岁的他 , 身体精力也不如从前 , 再想东山再起 , 好像显得格外的力不从心 。
可牟其中不服输 , 虽然他可以算是一个有着76岁高龄的老人 , 但他有着一颗不输于年轻人的心 。 即使失去了一切 , 但只有人在 , 身体还能动 , 大脑还未停止运转 , 他就能从头再来 。
人生起落不退反进感叹人生波折 , 起伏不断 , 牟其中尝尽了辛酸苦楚 , 有过苦尽甘来 , 站到过荣耀的顶峰 , 也曾跌落谷底 。 黄光裕 , 有精明能干的夫人帮忙打理企业 , 在出狱后仍享受着富裕轻松的生活;牟其中 , 一生三次入狱遭受大难 , 每次都是在最狼狈之时重启风帆 , 逆风翻盘 。
虽然已过古稀之年 , 牟其中心中的斗志依然未减 , 失望并不代表着绝望 , 他仍有决心 , 重树中德的辉煌 。
有的人 , 一生跌宕起伏 。 如行舟在巨浪滔天的大海里 , 经受着风浪的冲击 , 大起大落 。 直到风平浪静 , 才缓缓归港 , 得到此时的安宁 。 有的人 , 会被波涛汹涌的巨浪 , 彻底打翻 , 沉入海底 , 再也没有机会 , 东山再起 。
【锒铛入狱16年,76岁首富出狱时以为还有264套房,后来如何?】还有人 , 可以在风平浪静时闲适惬意 , 可以在波涛汹涌中激流勇进 , 可以在跌落谷底后 , 不退反进 , 正如牟其中 。 人生就是在跌宕起伏中循环往复 , 不断前进 , 区别就在于 , 个人的选择 。 是否从此沉寂 , 还是不断跃起 。 信念不会因年龄而褪色 , 生活不会因磨难而暂停 , 当人们不去计较得失 , 还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