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光荣《三国志》里的武将值:是以三国历史为依据的吗?有哪些规矩

三国志|光荣《三国志》里的武将值:是以三国历史为依据的吗?有哪些规矩

文章图片

三国志|光荣《三国志》里的武将值:是以三国历史为依据的吗?有哪些规矩

文章图片

三国志|光荣《三国志》里的武将值:是以三国历史为依据的吗?有哪些规矩

以《三国志14》为例 。 制作人越后谷采访原文——记者:《三国志14》是如何确定每一位将军能力值得?是更多地参考历史资料?还是《演义》解读?
越后谷:都不是 , 我们是从游戏角度来设定的 。 例如 , 一个擅长单挑的武将 , 其能力值更趋向于勇将 。 一个在战场上能领导军队的角色 , 其指数则更靠近于指挥官 , 而不是单纯的勇将 。
其实就是为游戏服务的 。 这个系统已经开发了快35年 , 通过比较系列中不同作品的平均能力值 , 将持续被使用 。
对于新增的角色 , 首先是以《演义》小说作为评定依据 。 然后对《演义》中没有描述的内容 , 会参考官史和相关史料 , 并根据后人的印象来改善设计 。 最后 , 根据游戏的平衡性原则 , 对角色值进行最终调整 。
一、兼顾的总体规矩
规矩已经讲得很明确了:1是基于《演义》 。 2是正史及相关史料 。 3是总体印象 。 4是游戏平衡 。 举个例子:诸葛亮智力:100 。 这无疑源于《演义》中的刻画 , 拥有着无人能及的深刻印象 。
【三国志|光荣《三国志》里的武将值:是以三国历史为依据的吗?有哪些规矩】
《演义》中很少提到统帅、内政有关的事迹 , 所以这一块是以正史为据 。 至于诸葛亮的武力 , 在正史和《演义》中都没有正面描述 , 则来源于公众对文官的总体印象 , 只能被设定为30+的柔弱水准 。
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很多 。 比如:颜良文丑的武力90无疑是基于《演义》 。 蒋琬、梁习的内政爆表则来源于正史 。 3弟的20几智商则根据民间的主体共识 。
其他的数值实在是找不到根据 , 如徐晃的内政、王朗的统帅、孙皓的武力 , 则只能由设计团队去想象了 , 绞尽脑汁去设定一个数字 , 以符合大多数人的理解 。
问题是 , 现在很少有人能把所有的官史、野史乃至小说的所有场景都记得一清二楚吧?不少武将数值其实就是靠工作人员的直观印象 。
例如:王朗的武力被设定为35 , 这应该来源于民间印象属于文官类型 。 可在《演义》的一个章节里 , 他的表现又让人刮目相看 , 基本上能上80+ 。 这应该就是设计团队没能周全到的地方 。

二、默认的特定规矩
事实上 , 光荣公司的官方设定有一个特别规矩——100:举世无双 。 90+:罕见 。 80+:优秀 。 70+:不错 。 60+:可接受 。
总体来讲 , 60是条分水岭 。 在系统默认的规矩里:如果低于60 , 则代表该角色在这一方面不够格 。 只要高于60 。 就意味着这个角色在这个领域已经过关了 。
最典型的:典韦的统帅低于60 , 而许褚的则高于60 。 尽管在传统印象中2人都是斗将角色 。 但许褚在《演义》中的确有率领军队的事迹 , 典韦仅有1次作为卫队长陷阵的记录 。 尽管都算不上统将 , 但许褚还是要和典韦拉开层次 。
第二个规矩:70 。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数值 。 不仅仅是14 , 多代作品默认——只有智力达到70 , 才能被玩家任命为军师 。 70代表了一个门槛 , 一种资格 。 说明该武将在智商领域已经具备了中人以上的资质 。
以此类推 , 统帅70是将军的关口 , 武力70是斗将的关口 , 内政70是能臣的关口 。 如在多代作品里关羽、赵云的内政都在70以下 , 而夏侯惇的则在70以上 。
说明虽然3人都当过州官 , 但唯独夏侯惇在史书上有对内治理的事迹 , 因此夏侯惇迈过了关口 。 不得不说一下张飞 。 历史上在江州做过多年太守 , 而内政值只有可怜的20 。 这是被民间共识影响了……

第三个规矩 。 设计方曾公布过:无论是哪一代 , 一些角色的数字不变 。 如陈宫的智力一定是89 。 朵思大王的智力一定是70(演义里孟获的军师 , 南蛮智力无出其右) 。 而无论是哪一代 , 有些人的数字从未变过 , 且最多的还是70 。
例如曹丕的统帅70(史书上有统兵记载 , 但折戟于江陵) , 汴喜的武力70(演义里偷袭二哥被反杀) 。 孙策的内政70(席卷江东却被士族谋杀 。 )——类似于:应该来讲还不错 , 但出现过重大拉胯事件 。
至于陈宫的智力89 , 则表达了设计方的一种考量 。 即:离顶尖还差那么一步 。 作为温侯的谋士 , 曾使曹操很狼狈 , 但又被荀攸评为“智者迟” 。

此外 , 他追随了错误的领主 , 最终的结果不好 。 因此 , 被设定为一个离超一流只有一步之遥的人物 。 而同样跟错人的田丰、沮授、李儒等人 , 因为在历史上没有被直接受窘 , 则突破了这一规矩 。
简单的说:系统里的0和9 , 是比较重要的数值 。 被设定为这一数值的角色 , 一般担任着标杆的意义 。
100 。 在所有系列和所有人物中 , 只有2人有此殊荣 。 1是吕布的武力 。 2为孔明的智力 。 这是设计方给出的态度 。 而且无论在哪一代 , 在武和智这两个领域 , 都不会有99的角色 。 这代表了另外一个态度:他们不仅是最强 , 还是可以摆脱第二人的存在 。 易言之:不接受任何反驳 。

三、平衡性规矩 。 主要就是三国之间的平衡性 。 如果按照正史 , 曹魏占据9州 , 吴蜀加起来也不过3个半 。 这使得五子一定会被五虎碾压 , 而曹魏的优势在于智、政90+的文官众多 。 而东吴则居2者之间 。
官方设定也并非想干啥就干啥 。 设计方曾在9代 , 试着把赵云的统帅值降低到89 。 于是把日本玩家惹毛了 , 网上一顿臭骂 。 因此 , 以后数代子龙的统帅从未下过90 。 而事实上 , 建议降低赵云统兵能力的 , 大多数是当时的国内玩家 。

需要拿出来说的是内政和魅力 。 这实际上是界定不明的问题 。 例如 , 如果内政是指治理水平 。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游戏94)未见得就一定比孙资、张既等高 。 如果是指斗争水平 。 那么历史上的黄皓(游戏4)未见得就一定比姜维低 。
还有邓艾、钟会……都属于有重大失常的人物 。 官方给出的解决方法是把魅力与内政打包:例如提升邓艾的政值 , 降低其魅值 。 而在信野里则增加了政务操作以及内外区分的方式 , 可最终还是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 于是也就这样了……
魅力 。 除了补内政的锅 , 还感觉就像是单独为刘备创立的一项 , 还有提升女性角色存在的作用 。 因此 , 魅值:大约就是颜值与人格的综合体 。 典型如:煮酒的2位英雄属于主公魅力独一档 。 而马超这样的也能凭借自己的漂亮脸蛋获得不错的评价 。

官方吉祥物:刘禅 。 依据1:其统武智政为:3、5、9、4 。 这和日语发音“三国志”雷同 。 依据2:13代出品正值该系列发行30周年 。 因此 , 刘禅的数字变成了35、94、13、30 。 这需要衍生一下吗?我认为是恶意 。

总而言之 , 如今的《三国志》系列团队大约有5、60余人 , 而各类数据的最终确定都是协商后的结果 。 这比起最初几代由1人独断 , 少了不少惊艳的设定 。 如1代的刘禅魅力为93 , 好像也有一定道理 。 但从另外的角度来说 , 也是最保险的方式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