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雨燕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会落地?难道它一直在空中飞吗?( 二 )


【为什么说雨燕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会落地?难道它一直在空中飞吗?】
当然 , 落地的雨燕可以借助翅膀的力量 , 多扑腾几下强行起飞 , 可一旦遇到野猫、蛇、黄鼠狼等动物 , 雨燕无法第一时间逃脱 , 只能沦为其它动物的食物 。 这就是雨燕为何不能轻易落地的原因 。
雨燕虽然无法正常落地 , 但它们爪子的力量十分惊人 , 能够轻易的抓持在墙壁、树干等这些垂直面上 , 雨燕偶尔会用这样的方式 , 进行短暂的停留 。
雨燕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会落地?不 , 其实还有新生对于雨燕来说 , 不管是寿命到了 , 还是遇到极端天气“坠机” , 意味着生命走到了尽头 , 从此告别天空 , 投入大地的怀抱 。
仅仅是死亡才能让雨燕落地么?不是的 , 在生育期间 , 雨燕同样会落地 。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 , 雨燕的交尾是在空中进行的 , 可雌性雨燕一旦到了生育阶段 , 就会寻找合适的落脚点 , 开始搭建鸟窝 , 准备产卵繁育后代 。

雨燕的筑巢地点主要在老旧建筑物的缝隙里 , 或者在悬崖的岩洞 , 以及树洞和树皮的缝隙间 , 有些雨燕还喜欢在烟囱中筑巢闻名 , 例如烟囱刺尾雨燕 。
小雨燕出生后 , 成年雨燕为了觅食 , 可以短时间内飞行很长一段距离 。 雨燕的幼鸟有很强的抗饥饿能力 , 当食物匮乏时 , 成年雨燕一口气飞出成百上千公里寻找食物 。 此时幼鸟将自己的新陈代谢降调最低 , 进入一种“假死”状态 , 等待父母带着食物回来 。

等待小雨燕羽翼丰满可以飞行后 , 便会和自己的父母一同离巢 , 开始自己的飞行生涯 , 两年后小雨燕进入成熟期 , 开始寻找伴侣落地繁殖 。 这意味着雨燕幼鸟从开始会飞 , 一直到两年后才会落地筑巢 , 这期间它们需要不间断飞行500000公里 。
说在最后雨燕可以说这一生都在飞行 , 吃喝拉撒睡都在空中完成 , 特殊的身体结构让它们不能轻易落地 , 这样的生活 , 最起码少了来自地面动物的威胁 。
当然 , 雨燕这一生并不是每时每刻的在飞行 , 偶尔累了也会扒在墙壁、树干上稍作休息 。 对于雨燕来说 , 真正意义上的落地 , 只有两种情况 , 死亡与新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