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昌:与蛇同吃同住?“蛇村”养300万条蛇,靠蛇收入近千万( 二 )


子思桥村的后山有许多蛇 , 比如五步蛇 , 比如竹叶青 , 比如眼镜蛇 。 村民们见他能钓到蛇 , 发家致富 , 也纷纷上山捉蛇 , 以此作为生计 , 养家糊口 。
杨洪昌眼睁睁地看着 , 蛇群的繁衍速度根本赶不上捉蛇的速度 , 就算有再多的蛇群 , 总有一天会被吃得干干净净 , 杨洪昌决定另辟蹊径 。

那就是通过人工饲养 , 来培养蛇种 。 杨洪昌用自己的收入 , 购买了4000多颗蛇卵 , 用来孵化 。
因为没有技术指导 , 这批蛇卵最终孵化的数量连1/4都不到 , 杨洪昌这次损失了上万元 , 他这几年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 , 那就另谋他路 。 有了上一次的失败经验 , 老杨不惜重金请来了一位专家 , 在多次试验比较了各种材料之后 , 专家们认为 , 用泡沫箱来模拟蛇洞是最好的选择 。

老杨购买了200多个泡沫箱子 , 用沙子和泥土来种植 。 经过精心的精心照料 , 在合适的温度、湿润的条件下 , 40000个蛇卵孵出了37000条幼蛇 。 一条幼蛇以3.8元的价格售出 , 而这次孵化的幼虫也可以卖到140000以上 。
经过初步的测试 , 老杨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养蛇术 , 对它们的习性也是十分了解 , 知道如何与这些面向凶恶、令人畏惧的生物“交流” 。 老杨靠着养蛇 , 一年就是十几万 , 摆脱了多年的贫穷 , 踏上了致富之路 。

杨洪昌研究出了一种科学的饲养方法 , 并加以推广 , 不久 , 他就成了本地最大的一家养蛇场 。 杨洪昌是个没有文化的人 , 他知道科学在农业中的作用 , 所以他不惜花费巨资 , 请来了一位饲养专家 , 进行试验和仿真 。 目前 , 我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大王蛇、眼镜蛇和蝮蛇的人工繁育 。
杨洪昌发财后 , 还积极为村民们提供养殖的经验 。 如今 , 子思桥村的蛇群已超过三百万条 , 子思桥村的村民们见此 , 也纷纷效仿 。

截至目前 , 子思桥村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蛇乡 , 素有“中国蛇村”之称 。
03蛇的医学用途
蛇肉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 蛇与中药一起泡酒 , 具有养肝强身、祛风除湿、肌肉麻木等作用 。 蛇胆的功效是清热解毒 。 蛇毒具有促凝、抗凝、纤溶、抗肿瘤等作用 。 蛇血具有抗肿瘤、强筋健骨、增强机体活力、美容养颜等作用 。
蛇鞭具有温肾壮阳、安胎益气的功效 。

蛇精油可以防止和减轻血管硬化 , 对冻伤有很好的疗效 。 牙痛也可以用蛇皮冲水 。 蛇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 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
在市面上 , 以蛇毒最为昂贵 , 被称为“软黄金” 。 蛇毒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 ,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 蛇毒可以制作抗蛇毒素的血清 , 也可以用于临床上的溶栓剂 。 一克的蛇毒在20-30元左右 , 冻干的100多元一克 。
04村里养蛇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受杨洪昌的熏陶 , 她的女儿杨晓霞也到浙江中医药大学进修 , 主要是研究蛇毒的药理 。

杨晓霞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 , 于2016年与其先生共同致力于蛇的繁育技术及蛇的药用价值研究 。
如今杨洪昌经营了三个公司 , 主要经营毒蛇的培养和蛇毒的提炼 。 如今银环蛇毒的价格高达三五千元一克 , 是黄金的十倍以上 。
杨晓霞说:“蛇的产卵季节是在五月到七月 。 通常午夜至清晨 , 这是蛇类的繁殖期 , 每天会有5000多个蛋 。 ”

在珍稀蛇种的培育上 , 杨晓霞借助母校的关系 , 与浙江大学合作 , 开展珍稀蛇种的人工繁育及生物产品研发 。 并曾多次邀请浙江医学院保健食品研究所对试验蛇的保健和保健作用进行调查 。
蛇的养殖和加工是一项冷门的产业 , 许多人对蛇的认识不足 , 因此杨洪昌成立了活蛇博物馆 。 将各种蛇的种类制作成标本 , 展示给参观者 , 介绍蛇卵的孵化过程 , 介绍蛇的生活习惯和医学价值 。

如今 , 每天都有几百人到村子里来观光 , 看着村民们捉蛇、捉蛇 , 有些人甚至会下湖捉蛇 , 和蛇嬉戏 。
杨洪昌发觉蛇可以治病 , 靠自己的努力 , 创造了一种健康的药品和周边的蛇类文化 。 他不仅能赚钱 , 还能带动村里的人发家致富 ,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
杨洪昌知道 , 一味地捕捉野生的毒蛇 , 迟早会耗尽 , 于是他改变了主意 , 开始组织村民进行人工饲养 , 保护野生的毒蛇 。
05结语
蛇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 , 很多人对它的看法都很偏激 , 或是憎恶 , 或只是单纯当做一种食材 , 过去 , 人们对食物的贪图满足 , 以猎食为主 ,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大肆猎杀 , 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不平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