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窝很难遮风挡雨,那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下暴雨时鸟如何躲雨?( 二 )


首先 , 一部分的鸟类会通过建筑物和树木来避雨 , 比如我们常见的麻雀 , 它们在雨天通常会躲在屋檐下 , 而像栖息在密林之中的鸟 , 它们会躲在枝繁叶茂的树上 , 虽然不能完全遮雨 , 但是不至于被淋成落汤鸡 。

其次 , 还有一些鸟类 , 它们所栖息的环境中没有什么建筑物 , 树木也不茂盛 , 此时它们就只能直面风雨了 。 我们人类之所以怕被雨淋是因为我们身上没有毛发的覆盖 , 而且虽然有衣服 , 但是衣服一旦被打湿 , 与不穿差不多 , 而鸟类不同 , 它们身上有着厚厚的羽毛 。
鸟类的羽毛有着很强的防水性 , 在雨天 , 尤其是下大雨时 , 它们很少飞行 , 而是站在某处 , 这样翅膀完全贴合在体表 , 大多数的雨水会顺着羽毛直接滴落下来 。

当然 , 尽管这样还是有雨水会留在鸟类的羽毛上 , 这时的它们会有一个“甩水”的动作 , 这是人类已经不具备的一个能力了(除了头发) , 因为一方面是因为人类体表已经没有多少毛发了 , 一方面是因为人的皮肤很紧 , 而甩动身体实际上是通过身体大幅度的摆动带动皮肤甩动 , 从而将体表的水甩掉 。
而鸟类就可以 , 它们能皮肤比较的松弛 , 在身体摆动时 , 轻松地就能把水甩掉 。

最后就是深层保暖和防水能力了 , 通过正羽(最外侧的羽毛)的防水能力以及甩水能力 , 鸟能将90%以上的水甩掉 , 但是依然有少量的水会像内渗透 , 但是鸟类的正羽下还有绒羽和半绒羽 , 这些羽毛比较的细小 , 但是密度更大 , 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暖能力 , 让鸟不至于在雨中失温 。
而且绒羽本身的防水能力比正羽还要好 , 所以 , 有了羽毛的防水、保温能力和甩水的能力 , 大多数鸟类能够在雨中安然地度过 。

总结
虽然建造鸟窝是个耗时、耗力的大工程 , 但是对于大多数鸟类来说鸟窝存在的意义只是繁育后代 , 而不是它们的家 。 对于这些鸟类来说 , 下暴雨时 , 它们避雨的方法要么是找可以避雨的地方 , 要么是直面风雨 , 毕竟它们有直面风雨的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