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隔离失效?婆罗洲出现的“神秘猴”系杂交种!科学家感到震惊和担忧( 二 )



之所以会产生混合交配 , 鲁珀特也分析表示 , 一方面确实是一位内长鼻猴和银叶猴的雄性通常都会在青春期离开家庭 , 寻找交配机会 。 而根本的原因则是人类的社会化发展以及农业发展使得栖息地呈现碎片化 , 迫使栖息地越来越小 。 长远来看科学家们不是担忧这一新杂交物种的影响 , 而是担忧或许可能导致长鼻猴、银叶猴两者的局部灭绝 。

鲁珀特也表示 , 当然因为各项基因优势 , 雄性长鼻猴可能比雄性银叶猴更占优势 。 随着调查的深入展开 , 研究者发现 , 离开原生家庭的雄性长鼻猴 , 正利用它们2、3倍的体型体重优势来驱逐银叶猴 , 并接管后宫群 。 跨越了生殖隔离的长鼻猴 , 正在和银叶猴生下具有两个物种特征的“新物种” , 长鼻子 , 灰色脸 , 甚至具有繁殖能力 。

不过目前来看 , 因为这一因素的原因可能未来不仅仅是这一只混合交配的“神秘猴” , 或许更多 。 但同时也提到 , 这或许只是一次性的随机事件 , 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长期监测 , 否则很难判断是不是所有形成后代都如这只“神秘猴” 。

“霸道”的长鼻猴
自然界的生殖隔离究竟多可怕?人类也没能排除在外自然界的生殖隔离处处有 , 不乏很多现实案例 。 《今日俄罗斯》曾报道过一个人与黑猩猩的“爱情故事” , 一名比利时女子阿迪·蒂默曼斯自称和动物园的一只黑猩猩奇塔相恋了 , 长达4年的时间里她每周都要去探望奇塔 , 并且还会相互隔着玻璃亲吻、互动 。 而这“禁忌之恋”最终也被发现 , 为了奇塔的心理健康 , 该女子被禁止探望 。

此外 , 韩国也曾出现一只鸭子“爱”上一只狗狗 , 每天都追着狗狗到处走 。 当然还不仅这些 , 还有不乏比如“人蛇之恋”、“猫狗之恋” , 甚至同人类之间等现实案例 。 一系列的跨物种事件尽管看着唯美、温馨 , 但是事实上他们并不能真的在一起 , 都是以悲剧收尾 , 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它——“生殖隔离” 。

主人无奈之下给小鸭子套上了专门的鞋套 , 避免每天的奔跑磨破鸭掌
自然界中当然也有部分试图打破这一机制的案例 , 比如老虎和狮子产生了后代狮虎兽、马和驴产生的后代骡子 , 不过从最终结果来看依旧是悲剧的 。 对狮虎兽来说 , 一来 , 老虎、狮子繁衍受孕的机会就算是在人工饲养的优质环境下也仅仅为1%~2%;二来 , 则是后代狮虎兽一般因发育不良很难存活 , 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更低 。

再者对于马和驴的后代骡子来说 , 虽然确实是繁衍成功形成了骡子 , 但是众所周知骡子是无法继续繁衍的 , 不具备生殖功能 。 放到人类身上来说其实也同样如此 , 人类也有生殖隔离 。

不过这时就会有人说世界上不同人种比如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之间怎么就没有生殖隔离呢?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误解 , 因为这里的人种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 , 而仅仅是出于肤色不同而人为划分用以区分的 。

总结就此次最新发现的婆罗洲“神秘猴”系杂交种来说 , 科学家也表明了还需要长远的研究 , 所以一切或许还没有到“大结局” 。 究竟“真相”是什么 , 还有待最终广泛的研究成果释出 , 因此得出“生殖隔离失效”似乎还为时尚早 。

但总的来说 , 不可否认人类活动对自然物种的影响巨大 。 就婆罗洲“神秘猴”系杂交物种 , 还具有生育功能这一罕见个例来说 , 其实背后是物种被逼急了的反常反应 , 这就更值得人类深思未来该如何做 。 不过好在自然界本就存有生殖隔离 , 不然无论是何种物种真的有例外 , 那么世界生态系统都将陷入一片混乱 。 想象一下没有生殖隔离的世界 , 那场面将有多可怕?

【生殖隔离失效?婆罗洲出现的“神秘猴”系杂交种!科学家感到震惊和担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