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生为不违背医德揭开医院黑幕,被院方离职待岗赶出办公室( 二 )


揭露医院过度医疗会害了病人 , 从而得罪领导和同事遭到孤立
兰越峰谈及自己遭遇时眼眶湿润
每天在医院的走廊里 , 总能看到一个女医生坐在长椅上的身影 , 这也成为了这家医院一道奇特的景象 。 院方已经把她私人的物品都给暂扣了 。
起初 , 兰越峰坐在走廊里觉得很尴尬 , 感觉时间流逝得特别慢 , 对她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 。 有很多她曾经接诊过的病人来到医院 , 那时她最怕被撞见 , 心里产生自卑感 , 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
院方处罚她给出了理由是所谓的“多次推诿病人” , 但根据媒体调查 , 事实的情况跟院方所说的是不一样的 , 并且 , 那位当事的女病人说她投诉的对象不是兰越峰 。
为什么医院要对兰越峰做出这样的指控?其中又隐藏着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自从兰越峰出事后 , 每天从医院走廊上来来往往的同事们 , 都没有跟她交流过 , 不管是话语还是眼神都没有 。 不仅没有交流 , 有些同事的目光甚至还会刻意避开她 。 在这家医院里 , 她完全被孤立了 。
这些昔日在一起工作的同事 , 让她怎么也没想到会变成如今这种局面 。

年轻时的兰越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 兰越峰刚进这家市医院时 , 工资跟以前比起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不仅这样 , 还有奖金和回扣可拿 。 他们奖金的主要来源是接收病患住院的人数和开具检查的项目 , 这些都会直接挂钩 。
尽管医院用这种做法来督促医生提高业绩 , 但是兰越峰却觉得此行为有违背医德 , 更重要的是它会使患者在检查和治疗中产生混乱 。 按照正规的一般流程是 , 先检查患者得了什么病 , 有需要住院再安排住院 , 而不是在没有具体了解患者病症的情况下 , 就先让对方住院再说 。
据兰越峰说 , 医院这种逆向操作方式 , 不仅无法有效地将患者的病治好 , 反过来还会威胁到他们的健康 。
简而言之 , 就是正常的医疗程序是先检查 , 再决定病人是否需要住院或手术 。 但这种正规的疗程不太被同行所采纳 , 甚至连病人本身也会产生不满情绪 。
病人之所以有意见 , 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花了很多钱进去 , 结果被检查出没什么大碍 , 轻则怀疑医生在敷衍了事 , 没有用心检查 , 重则可能引起医闹纠纷 。

兰越峰走出了医院大门
患者感觉自己不适可能生病了 , 去医院花了一两千元找医生做检查 , 但结果经常被告知检查出没有病症 。 为了安抚病人的情绪 , 医生就“无中生有”地给对方开出一些小毛病 , 单子上的症状尽量写得让病人看不懂 , 就没办法深究了 。
兰越峰认为医院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 违背了她行医的初衷 , 她自己也多次被迫无奈地违心给病人开出检查单 , 对此心里感到很困惑和矛盾 。
她不想再这样良心备受煎熬地工作 , 决定当面找院领导好好谈谈 , 结果却当场被训 。 领导反问她 , 你吃什么?言外之意就是说 , 不这么做 , 你的工资和奖金怎么来的?
兰越峰回答道 , 她不会拿病人的健康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 但她心里也明白 , 她的正义之举 , 可能会害了全体医院员工的利益 。 无奈的她只能继续沉默下去 。
她的苦闷无法释怀 , 就以写日记和博客的方式 , 把每天的工作经历记载下来 , 既是一种时间的见证 , 又能排解心中的忧愁 。
往后的十几年里 , 兰越峰没再向领导反映问题 , 由于她的业务能力出色 , 很快就坐上了超声科主任一职 。

坐在医院走廊里的兰越峰
2009年5月 , 一个病人的出现 , 她久违的正义感再次萌生 。 这位患者年龄53岁 , 之前有其他医生给他安排了安装心脏起搏器和下肢血管手术 。 而她只要给这位病人出示病情报告即可 , 就是配合工作 。
兰越峰为这个病人进行了两个检查 , 结果从下肢到心脏之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 根本不用做手术 。 在她看来 , 这位病人不应该去做无谓的手术而遭罪 。 病人之前肯定花了很多医疗费 , 向他坦白说出真实情况 , 对病人和院方都不好交代 。
兰越峰一直在病情报告上要不要落笔而犹豫不决 , 如果让病人继续做手术 , 那她的良心会不得安宁 。 就在她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 , 突然看到这位病人的病历上赫然写着两个刺痛的大字:北川 。
北川是2008年那场轰动全国的四川“5.12”大地震中最为严重的灾区之一 , 这名患者正是这场地震的其中一名幸存者 , 北川就是兰越峰所在的绵阳市管辖的县城 。 当年 , 地震发生后 , 她就曾经目睹了灾区大量群众的伤亡情况 , 场面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