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月球殖民”的第一步?科学家在月壤中,培育出第一株植物!( 二 )



在三份依托月壤种植的植物中 , 阿波罗11号样本表现最差 , 生长最慢;处于中间的为阿波罗17号;长势最好的是阿波罗12号 。
而通过植物基因组变化的深入检测 , 研究人员发现 , 种植在阿波罗11号月壤样本的拟南芥 , 发生了465组基因的明显变化 , 而种植在阿波罗17号和12号月壤的植物中 , 发生变化的基因组数量仅有265个和113个 , 这些基因的变化与经受月壤成分的“压力”这种不利因素有关 , 直接对应着对盐类、金属以及氧化等的应激反应 。

这项研究的结果是 , 如果绿色植物在满足比较充裕的水分、阳光以及氧气、二氧化碳供应的基础上 , 即使是在月壤中也是可能生长发育的 , 只不过受到月壤中“刺激”性的成分影响 , 生长发育要迟缓的多 。 而且月壤中“刺激性”物质越多 , 那么植物生长所受到的抑制程度就越大 , 这说明 , 来自月球较年轻部分的土壤 , 可能更有效地种植健康植物 。

但是 , 科学家们看到 , 美国在地球实验室开展的这项实验 , 并不能完全代替月球表面的真实情况 , 假如将这些植物 , 像中国那样直接拿到月球的环境中进行“保护性”的种植 , 结果肯定还不一样 , 特别是暴露于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的环境中 , 月球土壤中的这些培育植物 , 生长情况应该会更加糟糕 。
因此 , 对于月球土壤能否支撑生命系统的构建 , 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 后续美国、中国等航天大国开展的升级版登月计划中 , 很有可能将这一实验继续深化 , 直接拿到月球上去做 , 而且侧重点会在以往月壤的营养成分基础上 , 向如果提高月壤种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质量上转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