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美济礁:今成南海最大的岛屿,岛上绿树成荫,现代化城市雏形初显( 三 )


当然 , 这还难不倒有“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工程人员 。
亚洲第一的“天鲸号”大型挖泥船来到了美济礁 , 它先在沿海挖掘大量的淤泥 , 经过清洗后 , 将沙子“吹”向美济礁周围 , 形成一座座沙堆 。
再通过推土机将沙堆摊平 , 最后用打桩船进行压实 , 造出一块块坚固的陆地 。 天鲸号效率极高 , 每小时能“吹”出数千立方米的沙子 。 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 , 一座陆地面积达到5.66平方公里的岛屿就建成了 。

吹沙填海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 , 不破坏周边的珊瑚礁生态 , 我国在吹沙填海过程中采用了自然仿真技术 , 最大限度地模仿暴风浪吹移、搬运珊瑚砂砾等方式 , 渐进式打造海上绿洲 。 整个方案经过了土木、环保、海洋等各方面专家的评估和论证 。
同时 , 保留了美济礁的东南方不填沙 , 以保持潟湖内海水的清洁 , 有利于发展养殖业和将来开发潜水等旅游产业 。 为了纪念这项伟大的工程 , 在岛上建立了“吹填造陆工程纪念碑” 。
经过“吹沙填海” , 美济礁东西方向达到了9公里 , 南北长6公里 , 混凝土护岸长达25.7公里 。 成为南海最大的岛屿 , 原来的“美济礁”可以名正言顺地被称为“美济岛”了 。
【广东省|美济礁:今成南海最大的岛屿,岛上绿树成荫,现代化城市雏形初显】有了陆地 , 下一个重点工程就是美济岛机场的建设 , 西北礁坪宽约800米 , 长约3000米 , 适合建设跑道 。

美济岛机场
2015年底 , 一条长近2700米的跑道建成 , 达到了中型机场的标准 。
2016年7月12日 , 美济机场完成了校验飞行 。
次日10时29分 , 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民航客机成功试飞着陆 。 标志着美济岛和永暑岛、渚碧岛都有了自己的机场 。 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起飞 , 不到2小时就可以到达美济岛 。 大大提升了与内地的交通能力 。
从2013年起 , 南海渔政归属于解放军序列 , 驻守在美济岛上的渔政人员数量增加 。 战士们的职责是保卫领海安全和维护南海渔业秩序 , 他们同时也是建设美济岛的生力军 。 最早来到美济岛时 , 伴随着简陋高脚屋的只有2棵椰树 。
如今岛屿面积变大了 , 高脚屋换成了坚固的混凝土房屋 , 岛上最欠缺的要算淡水和绿化了 。 因为缺少青菜 , 罐头成了岛上居民的主要食物 。 因此 , 解决这两大瓶颈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

美济岛机场跑道
南沙常年高温、高湿、高盐 。 加上美济岛是沙子吹填成型 , 土壤颗粒大 , 有机养分少 , 普通的植物在礁盘上很难生存 。
守岛官兵带去过三角梅、美人蕉等种子 , 不到半个月都枯萎而死了 。 经过多次尝试 , 反而有一种叫“死不了”的小野花存活了下来 。 大家欣喜不已 , 把它定为南沙礁花 。
设在美济岛上的中科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及时伸出了援手 。 美济岛变大后 , 收集雨水的能力变强 , 美济岛身处赤道附近的大洋深处 , 雨水丰富 。
每年6-12月之间的雨季 , 正是收集利用淡水的好时机 。 科研人员在美济岛设置了一套“三水合一”系统 , 不仅可以储存淡水 , 还可以处理废水 , 每天产生近300吨中水 , 实现中水再利用 , 避免污染海洋 。
随着海水淡化的产量增加 , 目前岛上的淡水资源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

美济岛航拍图
随着淡水的冲刷 , 美济岛上的生态有了明显的改善 , 短短两年时间 , 岛上表层土壤的盐分下降了90%多 , 达到了植物生长的条件 。
2017年 , 美济岛上还是一片荒芜 , 到了2019年 , 岛上已是绿树成荫 , 绿化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 。 美济岛上当初单调的小野花已被150多万棵各种各样的热带植物所取代 , 美济岛成为了南海诸岛中风景最好的岛屿之一 。
2022年初 , 央视记者登上了美济岛 , 只见道路两侧的椰树生机盎然 , 各种鸟类在林中穿梭嬉戏 。
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已经超过了几层楼高的营房了 。 宿舍前后的菜园里 , 瓜果飘香 , 居民们完全实现了果蔬自由 。 原来荒凉的岛礁如今充满了生机 , 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 。
从1994年收复美济岛算起 , 至今已有28年 , 美济岛已经焕然一新 。 如今岛上的相关设施一应俱全 , 商场、医院、宾馆、体育场等生活场所应有尽有 。 先进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为岛上提供电源 , 每到晚上 , 岛上灯火通明 。

美济村
从2016年开始 , 美济岛上覆盖了4G网络 , 对外交流毫无障碍 。 目前岛上还开通了自己的“本土电视台” , 除了转播其它台的节目外 , 还制作自己的特色栏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