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听说黄继光的遗体被枪下来了 , 便带着相机给遗体拍了张照 , 可惜后来照相的这个人也牺牲了 , 22岁的黄继光连相片也没能留下一张 。
在清理黄继光遗体时 , 王清珍发现他身上的弹孔如同蜂窝一般 , 密密麻麻 。 胸口被火药烧得焦黑 , 看不到一丁点好肉 。
黄继光后背的脊骨也被敌人的子弹打断了 , 背后的水瓶和手电筒为他挡了不少的子弹 。
衣服原本的颜色早已看不清 , 入眼看到的就是血液氧化后的颜色 , 干透的鲜血 , 将衣服紧紧地粘在他的身体上 。
王清珍用剪刀一点一点地将衣服剪成一块一块的 , 然后用热水将鲜血融化 , 再将衣服揭下来 。
但是 , 黄继光高高举起的双手让给他穿新衣服成了问题 , 肢体太过僵硬 , 根本无法活动 。
王清珍便烧了一些热水 , 不能用太热的 , 会烫坏皮肤 , 太亮的又担心没效果 , 几个人就轮流用适度的热毛巾一点点地给他捂呀捂 。
她们的努力是有用的 , 到了第二天 , 黄继光的高举的手臂终于可以稍微活动了 , 第三天才终于软化下来 。
之后给黄继光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志愿军军服 , 将他装进了一口从国内运来的棺材里 。
不只是对黄继光的遗体这样做 , 王清珍他们对所有的遗体都是一视同仁的 , 她们的任务之一也是收拾尸体 。
当时 , 王清珍也没意识到 , 这位用身体堵敌人抢眼的年轻战士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英雄 。
在她看来 ,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每一位战士都是英雄好汉 , 都值得被她们认真仔细地对待 。
1997年 , 王清珍在与当时一同参加抗美援朝的同事们聚会时 , 大家都十分遗憾 , 当时没能将黄继光的一身血衣保存下来 , 那是一笔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呀 。
夫妻共为革命献青春上甘岭战役持续了43个日夜 , 王清珍也因此荣获了二等功 , 被授予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
王清珍
王清珍在朝鲜战场上除了忙事业外 , 也在这段烽火岁月中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另一半 。
刘焕杰是1937年入伍的老干部了 , 是一名很称职的主治医生 , 当他得知王清珍的出色表现后 , 就被她的无私所感动 , 期望能够跟她牵手走完一生 。
但是 , 刘焕杰比较担心年纪问题 , 他比王清珍大了十多岁 。
最终在政委的帮助下 , 二人成功喜结连理 , 成为45师第一对在朝鲜战场上被批准结婚的 。
部队领导专门把他们的婚期定在了志愿军入朝作战三周年纪念日的那天 。
1953年10月25日 , 纪念大会结束后 , 部队专门为他们举办了婚礼 , 庆祝他们新婚快乐 。
他们二人只在新婚夜抱着被子住了一晚 , 第二天便各自抱着被子回到了原来的宿舍 , 开始了新的生活 。
王清珍夫妇
与之前不同的是 , 如今的王清珍不再是孤身一人 , 夫妻二人互相支撑互相鼓励 , 一起为革命献青春 。
当年的姐妹们都是“王兰”1954年 , 作家林杉着手创作《上甘岭》剧本时 , 被王清珍的事迹所感动 , 他专门以王清珍为原型 , 刻画出“王兰”身为艺术形象 。
并且 , 林杉还在剧本的最后 , 专门批注:王兰的原型就是卫生员王清珍 。
电影上映后 , 大家都被“王兰”所感动 , 猜测原型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
王清珍(左三)接受张万年接见
有记者采访王清珍 , 问她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王清珍说:“上甘岭是一场无比残酷的战争 , 不仅涌现了许多顶天立地的英雄 , 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医务工作者 。
‘王兰’的形象 , 是对所有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医务工作者的艺术概括 。
在抗美援朝战场 , 在上甘岭阵地 , 有许多同我一样的女卫生员 , 她们都是王兰的原型!”
王清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