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约拉纳的单打独斗 , 费米有心改正 , 可却影响不了他半分 , 而最让费米无奈的是 , 马约拉纳对于研究成果十分消极 。
大多时候 , 马约拉纳都会将
因为马约拉纳的懒得发表 , 更是导致他两次错过诺贝尔奖 。
马约拉纳自从同费米等人一起研究后 , 有了许多新的发现 , 最终 , 在费米的再三强求下 , 他发表了一篇关于原子光谱的论文 。
马约拉纳发表后 , 继续沉迷于研究 , 并找到了原子光谱随时间变化的磁场的不同 , 本来 , 他可以将资料整理好后发表 。
可是 , 找到答案后 , 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只研究 , 不发表 。
于是 , 这个功劳只有他自己知道 , 而后 , 这个结果研究出来 , 发表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 无独有偶 , 此后的几年又发生了 , 还让他再次错过了诺贝尔奖 。
众所周知 , 马约拉纳爱研究 , 所以对于新的东西 , 他十分热爱 , 当听闻小居里夫人发现了新的粒子的时候 , 马约拉纳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研究 。
对着这个类似于伽马射线的新粒子 , 马约拉纳也无从下手 , 但在长时间的研究下 , 马约拉纳渐渐地发现了一些端倪 。
于是 , 他根据这一点线索 , 顺藤摸瓜 , 最终给予了这个
这是一个全新的发现 , 费米知道后 ,
无奈 , 他只能放任马约拉纳 , 可是 , 马约拉纳不愿意写文章发表并不代表着不会有人发现 ,
后来 , 查德威克也发现了这一件事情 , 并靠着这获得了诺贝尔奖 。
因为不爱发表论文 , 两次错过诺贝尔奖气坏了费米 , 为了让马约拉纳改掉这一习惯 , 费米建议他去德国学学其他研究者 。
马约拉纳本不想同意 , 可在新领域、新知识的诱惑下 , 还是答应了 。
02 32岁神秘消失1933年 , 马约拉纳在费米的建议下来到了德国 。
初到德国的时候 , 马约拉纳感觉一切是那么的陌生 , 好在 , 这样的境况并没有持续多久 , 因为在不久后 , 他就遇见了海森堡 。
在同海森堡的相处过程中 , 马约拉纳觉得两者十分投缘 , 所以他们经常会在一起研究 , 而有了海森堡的陪伴 , 马约拉纳的日子也忙碌起来 。
有时候 , 他们为了研究 , 还会一起去请教海森堡的导师玻尔 。
在知识的“包围”下 , 时间过得很快 , 而马约拉纳也学会了不少东西 , 其中包括玻尔的原子模型 。
马约拉纳本以为自己能和挚友海森堡一直研究下去 , 却不曾想 , 他竟然病倒了 。
就这样 , 马约拉纳只能遗憾告别好友 , 带着病痛开始了4年闭门修养的日子 。
当然 , 在这4年里 , 马约拉纳并没有停下自己研究的步伐 , 在物理、数学等领域均不断探索 。
1937年 , 马约拉纳发布了一篇论文 , 马约拉纳方程式 。
论文一经发表便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天才 , 并想着将他纳为己用 , 然而 , 马约拉纳都没有同意 。
1938年 , 或许是厌倦了每日研究的生活 , 当那不勒斯大学向马约拉纳发出任职要求的时候 , 他竟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
对于突如其来的同意 , 那不勒斯的负责人卡瑞利很是吃惊 , 但还是十分欢迎 。
于是 , 他在第一时间就给马约拉纳发了一封电报 , 并在电报中言明了自己的对他的欢迎之意 。
发出电报后 , 卡瑞利在计算着马约拉纳到来的时间 , 可是 , 他没等到马约拉纳 , 却等得到了他预支工资的信件 。
“请您先允许我支领半年的薪水 , 我将会很感谢您.....”
思考过后 , 卡瑞利还是同意了马约拉纳的请求 , 并将半年的薪水寄了过去 , 当一切完成后 , 也到了马约拉纳的任职时间 。
3月26号下午 , 卡瑞利早早地在研究所内等待马约拉纳的到来 , 然而 , 马约拉纳始终没有出现 。
在卡瑞利认为自己看错人、懊恼不已的时候 , 一个送信员走了进来:“请问 , 是卡瑞利先生吗?这边有一个您的信件 。 ”
说罢 , 他将信件递到了卡瑞利的手中 , 当看见“马约拉纳”的名字时 , 卡瑞利咬牙切齿地说道:
“我倒要看看又怎么了?”
可是 , 信件拆开后 , 卡瑞利脸上的神情却变了又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