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虎牙日子不好过

imp|虎牙日子不好过

文章图片

imp|虎牙日子不好过

文章图片




游戏直播的故事不好讲 。
作者/葡萄
编辑/子雨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游戏直播行业进入了冷静期 。
前几年 , 随着电竞与直播的火热 , 游戏直播行业迅速成长 , 虎牙、斗鱼平台脱胎于千播大战 , 成为头部游戏直播平台 。
进入2022年 , 虎牙和斗鱼都陆续传出裁员信息 。 斗鱼整体裁员30% , 主要设计游戏上午、直播经纪业务;虎牙的出海产品Nimo团队大收缩 , 200多人的团队裁员比例高达70% , 同时国内业务团队裁员20% , 主要集中在“云游戏”等创新部门 。
裁员背后 , 是虎牙逐渐变大的营收危机 。
5月17日 , 虎牙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 , 数据显示 , 虎牙22年一季度营收24.65亿 , 同比下降5.38% , 环比上一季度下降12.25% 。
更为突出的信息是 , 以游戏直播为主体的虎牙 , 这一年来直播收入称得上锐减 。 从上一季度的26.13亿 , 下降到本季度的21.52亿 , 甚至还比不上去年同期23.92亿的收入 。
营收趋势递减 , 虎牙在年初裁员也就并不令人惊讶 。 然而 , 裁员之后 , 虎牙也依然没走出亏损泥潭 。
一、营收净利双下滑 , 虎牙“由盈转亏”
今年4月份 , 虎牙传出裁员消息 。
从财报来看 , 虎牙裁员并不意外 。 毕竟 , 在连续盈利了16个季度之后 , 虎牙在2021年第四季度首次亏损 , 亏损金额达3.15亿元 。
裁员并未挽回亏损局面 。 一季度财报中 , 虎牙仍亏损289万 , 这还是在广告收入增加、研发和营销支出压低的前提下 。 可以看出 , 虎牙亏损已成定局 , 哪怕从多方面入手控制成本 , 依然只能勉强接近收支平衡 。
毛利方面 , 虎牙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仅为13.5% , 而2021年同期毛利率为19.7% , 官方解释是由于营收减少、营业成本增加所致 。
事实上 , 自与斗鱼合并失败之后 , 虎牙一直烦恼不断 。
从大环境来看 , 游戏直播行业整体增速正在放缓 。 据艾瑞咨询统计 , 预计22年的游戏直播行业规模为530亿元 , 2019到2022年的游戏直播增长率持续下滑 , 增速放缓 , 行业进入稳定期 。
2021年中 , 受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和游戏版号停发的影响 , 虎牙的游戏直播业务连带着承受高压 。
据小葫芦的研报显示 , 21年七至九月份(Q3)游戏直播开播数为243.2万、251.7万、213.8万 , 对比20年的Q3 , 开播数为258.6万、256.2万、220.1万 , 开播数据下滑明显 。
今年 , 网信办又提出了“直播打赏冷静期” , 这也对虎牙造成一定打击 。 5月7日以后 , 直播平台将不允许根据打赏金额进行粉丝排名 , 并且每天晚上8点到10点 , 禁止未成年人购买虚拟礼物 。
综合情况下 , 虎牙的直播业务开始下滑 , 陷入亏损困境 。



游戏直播已临近天花板 , 虎牙也不得不开拓直播以外的业务 , 寻找增长的第二条曲线 。
二、游戏直播见顶 , 短视频“虎口夺食”
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 , 正在挑战虎牙的游戏直播老大地位 。
虎牙真正成为游戏直播行业的领头羊是在2016到2017年左右 , 当时 , 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成为现象级的游戏 , 虎牙凭借对王者荣耀的投入 , 培养了一批王者荣耀领域的早期大主播 , 并借王者荣耀的流量成为游戏直播的第一名 。
在此之前 , 斗鱼才是游戏直播的霸主 , 斗鱼通过烧钱挖主播换取流量 , 不计成本地挖主播、投放广告 , 这也为后来迟迟难以盈利埋下隐患 。 彼时 , 面对流量竞争表现得更加冷静的虎牙 , 没有选择大量营销投入 , 而是从早期培养主播 , 避免了不可估量的资金投入 , 为后期资金链的良性发展铺垫了基础 。
之后 , 游戏直播行业形成以虎牙、斗鱼为首的格局 , 两家企业一度占到游戏直播70%的市场份额 , 相比起持续亏损的斗鱼 , 虎牙在此前保持了长达几年的盈利 。
近几年 , 游戏直播行业从游戏的衍生品 , 逐渐成长到如今 , 能够左右一款游戏的生命周期 。 直播是直接触达用户的渠道 , 小众的游戏能够通过直播获得广泛的影响力 , 而直播的及时反馈也能够促进游戏的更新迭代 。
【imp|虎牙日子不好过】游戏直播已经成为游戏行业的关键一环 , 与游戏电竞行业形成良性互动 。
21年斗鱼和虎牙如果合并成功 , 一定是名副其实的行业巨头 , 然而合并失败后 , 虎牙不仅要继续和斗鱼进行竞争 , 还要面对B站、快手和抖音的挑战 。
受到各种的影响 , 虎牙在21年第四季度首次亏损 , 归属于公司的净亏损为3.13亿元 , 同比变动-223.72% , 22年一季度 , 虎牙的亏损仍在持续 。



前不久腾讯的企鹅电竞落败退出市场 , 似乎意味着虎牙和斗鱼为主的行业格局已经稳固 。 但事实上 , 游戏直播的竞争依然此起彼伏 。
2021年Q3 , B站手游开播数32.1万 , 网游开播数73.2万 , 网游开播数首次超过了虎牙的62.9万 。 去年 , B战还购买了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独家直播版权 , 直播最高人气峰值超过3亿 。
游戏业务一直是B站的主要业务之一 , 2022年财报中 , B站游戏业务营收51亿元 , 占比达到26% 。 同时 , B站频频从斗鱼和企鹅电竞挖角人气主播 , 其游戏直播的实力正慢慢追赶斗鱼 。
另一边 , 快手也在加大游戏直播的投入 , 快手早在2018年就上线了游戏分区 , 2020年王者荣耀职业联赛 , 快手获得了直播版权 。 据快手财报显示 , 快手游戏主播开播的巅峰时期超过200万 , 远超B站、斗鱼等 , 后来这部分主播流失严重 , 但主播体量依然很大 。
短视频的兴起冲击了游戏直播 , 比起直播动辄几个小时 , 短视频浓缩直播精华 , 更具有传播度 , 很多直播视频剪成的短视频 , 轻松获得几十上百万的播放量 , 也基于此 , 抖音、快手和B站具备游戏直播的很大潜力 , 在短视频平台上 , 更容易达成直播+短视频的流量闭环 。
而虎牙本身缺少内容闭环的能力 。 很多用户没有时间看直播 , 更喜欢看短视频 , 由于虎牙本身短视频内容空缺 , 这部分流量就被短视频平台消化 , 不利于虎牙自身的流量转化 。 当具有短视频优势的抖快平台陆续发力游戏直播时 , 意味着游戏直播的行业将被短视频平台改造 , 虎牙应当感到危机感 。
三、成也直播 , 败也直播
大环境和竞争对手带给虎牙不小的压力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虎牙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 。
最近一年 , 虎牙在积极举办“直播+”活动 , 也即用直播的形式宣传社会正能量内容 , 包括“直播+旅游”、“直播+综艺”、“直播+反诈”、“直播+普法”等 。
虎牙“直播+反诈”活动中 , 邀请了虎牙知名主播张大仙、Uzi、Miss、不求人担任“虎牙直播反诈大使” , 先后在多地校园开展反诈直播活动 。
可以看出 , 虎牙一方面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改善未成年人防沉迷以来对游戏直播行业的负面印象 , 另一方面 , 也是在探索直播的多形式发展 。
前不久 。 虎牙还加码了体育赛事直播 。
虎牙选择台球作为体育直播的试水 。 上周 , 虎牙获得了2022年“乔氏杯”中式台球赛事的直播版权 , 其实早在2020年 , 虎牙已经开始试水直播国际斯诺克赛事 , 2021年 , 又签约了斯诺克巡回系列赛的全年直播版权 。
但目前虎牙还未实现版权盈利 , 不过 , 虎牙上已经孵化出不少台球领域KOL , 有的已经接到商单 。
传统的篮球、足球比赛的版权 , 已经被主流视频平台和官方媒体收入囊中 , 虎牙很难从中突破 。 然而 , 选择小众体育 , 意味着虎牙又将进行新一轮的探索 , 盈利周期依然是漫长的 。
回到游戏直播方面 , 虎牙在游戏直播、赛事直播方面的基本盘已经稳固 , 但要找新的增长点 , 依然是困难的 。
在游戏直播的上游环节 , 虎牙落后于B站 。 去年 , B站的游戏新品发布会发 , 推出10款独家代理游戏和6款自研游戏 , 还负责了腾讯《英雄联盟》、网易《哈利波特》等爆款游戏的联运 , B站以外 , 抖音和快手也在尝试布局上游的游戏业务 , 而虎牙上一款出圈的游戏还是2020年的《边境》 。 缺乏对游戏上游的掌控 , 也让虎牙或多或少陷入被动 。
而在游戏直播的衍生方面 , 虎牙更是缺乏直播+短视频的内容闭环 , 导致其他短视频平台分走了流量 。
虎牙也想做短视频 , 在虎牙平台上 , “动态”和“名场面”板块承载了短视频的内容 , 但短视频数据相较抖音、快手 , 差距非常明显 。 以知名主播张大仙为例 , 在虎牙上 , 张大仙的短视频仅获得几万的播放和过百的点赞 , 而在快手和抖音上 , 每条视频的点赞量都能过万 , 数据好时 , 点赞量能达百万 。



有了短视频的流量池 , 抖音和快手也在加紧发展游戏直播的业务 。 2021年快手财报披露 , 快手平台游戏主播开播数最高时期超过了200万 , 超过同类竞品 。
同时具有直播和短视频的基因 , 抖音、快手在新品游戏的营销宣传上 , 比虎牙更具备优势 。 而虎牙似乎只能牢牢抓住主流的热门游戏 , 在新游戏、新流量的争夺中 , 将被其他平台轻松分夺流量 。
一方面缺少游戏上游的把控 , 另一方面缺少流量闭环建设 , 虎牙家在中游的游戏直播产业 , 很难找的新的突破口 , 可谓成也直播、败也直播 。
如果不能找的直播之外的突破口 , 虎牙将在亏损的沼泽中越陷越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