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占(图片来自网络)
最终在案发当天 , 吴学占等人再一次来到了工厂 , 并且控制了苏银霞和儿子于欢 , 连同一名职工 , 都被带到公司接待室中 。
三人直接被限制了人身自由 , 随后催债人员开始羞辱辱骂苏银霞 。
期间还伴随着殴打和侮辱 , 甚至将于欢的鞋子捂在他母亲的嘴上 。
现场重现(图片来自网络)
催债人员的侮辱性行为让正值青春年少的于欢愤怒不已 。
最终当催债人员杜志浩掏出生殖器往苏银霞的脸上蹭时 , 于欢终于暴起了 , 或许他早已忍受不住 。
怒火中烧的于欢顺手抄起桌上的水果刀 , 对着杜志浩等人一阵挥舞 , 最终造成了四人受伤 。
而作为于欢最愤怒的对象 , 杜志浩则因未及时就医 , 最终失血过多而身亡 。
案件过程分析(图片来自网络)
2017年2月17日 , 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 , 于欢被判处故意伤害罪 , 最终判处无期徒刑 。
于欢在一审现场
如果没有辱母 , 这或许就是一个单纯的防卫过当行为 , 或者说故意伤害行为 。
但是当辱母这一行为发生后 , 整个案件就开始朝着一个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
随着一审判决的落幕 , 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
人民法院
02 轰轰烈烈的全网大讨论一开始的于欢杀人案 , 作为一个普通案件其实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关注 。
但是直到一审判决之后 , 于欢因为辱母怒而杀人 , 最终竟然被判处无期徒刑 。
这一判决彻底引爆了互联网舆论 。
因为于欢不单纯是防卫过当或者故意伤人 , 而是触及到了百姓最敏感的孝道上 。
网络上对于欢案件的讨论
他不是因为其他才愤怒的 , 正是因为孝顺因为母亲才愤而反抗 , 因此这一判决直接激起了群众的愤怒情绪 。
从法理上讲 , 法院的判决是有依据的 , 是根据事实、根据法律条例来判断的;
但是从情理上来说 , 公众不接受一个因为母亲被侮辱才愤而反抗的少年要为一个黑社会偿罪 。
在这一案件中 , 母亲 , 孝道、黑社会 , 这些最敏感的话题凑到了一起 , 也无怪乎公众的激烈反应 , 甚至有网友直接对法官破口大骂 。
于欢在法庭上
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 , 整个社会舆论形成了鲜明对比的两派 。
一派人认为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 , 无论是什么原因 , 杀人就是事实 。
作为一个成年人 , 于欢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更有许多人认为舆论不应该去影响法律 , 影响法院判决 , 这样会影响法院判决的公正性 , 影响法治进程 。
网络上对于欢事件的讨论
但是有更多人认为于欢是正当防卫 。
面对十多个黑社会对自己母亲的侮辱 , 于欢在激动之下所做出的决定是属于防卫 , 他并不是主动故意伤人 , 最多判处一个防卫过当就可以了 。
除了网友之外 , 各路大V , 各类法学教授纷纷发言 。
无数的媒体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看看法 , 一时之间几乎兴起了一场遍布全社会的大讨论 。
于欢案件的微博信息
而这个讨论的核心议题就是法理与情理这一对古老的矛盾 。
从古至今 , 在中国人的观点中这对矛盾几乎成为了永恒 。
孝道是中国人永远追求的美好道德 , 但是统一法律也是无容置疑的 。
这其中的是非 , 其中的衡量令无数人纠结 。
【“辱母杀人案”于欢出狱1年,帮父母打赢120万官司,还创业当老板】法律的公平性
法律到底要不要考虑人伦? 要不要考虑情理?
虽然社会上纷纷扰扰 , 但是普遍的舆论仍然是认为一审判决量刑过重 。
一审判决中唯一被肯定的是 , 法院认定了这是故意伤害 , 而不是故意杀人 。
而其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关于“正当防卫”的判定 。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该怎么评判(图片来自立法网)
03 最终判决什么才是正当防卫?什么是防卫过当?这似乎一直都是一个模糊的话题 。
也有人认为即使是故意伤害罪 , 也应该从轻或减轻处罚而不是从重量刑 。
但是于欢可怜 , 死者的家属不可怜吗?
毕竟是人命案件 , 肯定需要给受害人家属一个交代 , 法院的判处也是可以理解的 。
于欢庭审现场
但是无论如何 , 这次案件的社会影响力已经形成了 。
很多人都在议论这一案件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刑事案件 , 而是一个社会性案件 。
推荐阅读
- 回顾:安徽女子遭情夫胁迫,为脱离掌控起杀念,南京两名辅警涉案
- 福建女子夜店醉酒于包厢内,遭俩客人捡尸,最终酿成悲剧
- 回顾:2021年,貌美空姐浑身赤裸惨死在酒店,尸检竟测出多人DNA
- 案例:18岁少女遭性侵致重要器官受损,罪犯担心罪行暴露实施屠戮
- 湖南长沙:足浴店提供“特殊服务”,老板认罪认罚后又当庭翻供,法院判决来了
- “异性男女宾馆开房,也可能涉及违法”?
- 2017年,一多情女子出轨黑人,四个月后竟在“成人网站”看到自己
- 女子卖房替二婚老公还债,丈夫:我和前妻有套自建房,要给29万
- 江苏黄先生拿600万存单取钱,柜员以大额取现需手续为由拿走存折,多次讨要未果,后被存款行以诈骗之名给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