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雉喂养小雏鸟 , 就是麝雉妈妈把自己嗉囊里的食物吐出来 , 给小雏鸟吃 , 直到它们的嗉囊发育好 , 能够单独进食 。
03怪胎!幼鸟翅膀上长爪子 , 能攀爬能游泳 , 类似始祖鸟 , 是鸟类“活化石”
麝雉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在雏鸟时期保留翅爪的鸟类 , 有点类似始祖鸟 , 它们这种特殊的身体结构 , 也引发了科学家浓厚的兴趣 。
麝雉的雏鸟 , 在出生后翅膀上就有一对爪子 , 这对爪子位于翅膀的第一指尖和第二指尖上 , 但是 , 这对翼爪仅在麝雉幼年时存在 , 这对翼爪在幼鸟学习坐卧 , 保护自己中 , 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 它们会利用自己强有力的翼爪 , 加上自己的脚爪 , 抓牢树枝 , 练习攀爬 , 如果父母不在 , 小鸟找到猴子、蛇的攻击时 , 它们会跳到水里逃生 , 当危险过去 , 它们就需要用翼爪抓住树枝 , 重新爬到树上 。
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翼爪 , 加上臭味的神助攻 , 麝雉幼鸟的成活率比其他鸟类的成活率要高很多 。
随着雏鸟渐渐长大 , 羽翼丰满 , 翅膀上的翼爪也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 , 逐渐退化 , 成为了翅膀上的一个小小的结 。
但长大变为成鸟的麝雉 , 尽管羽翼非常丰满了 , 但是依然不会飞行 , 其根源还在于它们的消化系统 。
前面提到 , 麝雉的嗉囊占了身体很大一部分重量 , 而且占据了附着飞行肌肉的龙骨的地盘 , 虽然解决了消化问题 , 却带来了行动问题 , 没有进化出飞行的本领 , 加上沉重的嗉囊 , 麝雉只能慵懒的倚在树枝上 , 久而久之 , 它们也就很难飞起来 , 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对它们来说 , 只能是个美好的梦了 。
失去飞行能力 , 对鸟儿来说是致命的 , 毕竟飞行能让它们躲避大部分的天敌 , 但是也是因为嗉囊 , 成为麝雉抵御天敌的法宝 , 也对 , 如此恶臭难闻的家伙 , 那些肉食动物 , 想必也下不去口吧 。
因祸得福 , 麝雉就算再慵懒 , 再笨拙 , 行动缓慢 , 但也能躲避大部分敌人的侵犯 , 但这又不是万能的 , 碰到那些饿昏了头的家伙 , 饥不择食 , 麝雉也难逃厄运 。
04幸福!家里有“管家” , 有“保姆” , 伺候主子 , 伺候幼鸟 , 还不时上演“保姆”变“主子”的大戏
麝雉是群居动物 , 它们生活在洪水冲积而成的沼泽水泊中 , 在旱季 , 它们集成20-30只的群体活动 , 雨季时 , 分散成2-7只的小群活动 。
这些小家庭就是繁殖期的核心 。 每年的四五月 , 小家庭开始占据各自的领地 , 在领地中筑巢 , 它们将巢搭在离水面三五米的树杈上 , 用树枝树叶草草搭成 , 粗陋简单 。
在2-7只麝雉组成的家庭的 , 属于夫妻的只有两只麝雉 , 其余的都扮演着“管家”或“保姆”的角色 , 也就是说 , 那些超过2只麝雉组成的家庭 , 都会有“保姆” , 这样的家庭数量在6成左右 。
这些“保姆”或是家庭的孩子 , 也有可能就是根本没有血缘关系的旁观者 。 它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主人”看家 , 看孩子 , 偶尔也会帮“主人”筑巢 , 更有胆大的 , 还会帮“主人”交配 。
这些家伙还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子” , 在当“保姆”时 , 它们熟悉领地 , 学习本领 , 当“主人”出现意外时 , 它们就从“保姆”变成了“主子 。
05结语
麝雉因为奇特的身体结构 , 难闻的气味 , 在人类和动物中 , 并不那么“受欢迎” , 它们也因此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 , 所以种群现状良好 , 在亚马逊生活得快乐而逍遥 。
参考资料:1.五月梅花 , 《翅膀上有“爪子”的鸟》
2.李金凯 , 《世界上最臭的鸟——时尚新潮另类的麝雉》
【亚马逊河怪鸟:头戴凤冠却奇臭无比,翅膀长爪不会飞擅长攀爬游泳】本文由趣聊科学原创 ,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 , 请关注@趣聊科学 , 带你一起了解更多的趣味动物知识 。
推荐阅读
- 大蛇成蟒,大蟒成蛟!这种史前最大的蟒蛇,可称“蛟龙”
- 澳洲暴雨过后,海滩冲上一个形似恐龙的生物
- 深海巨怪克拉肯,无数水手的噩梦,最终被专家揭秘
- “史前文明”被发现,“进化论”或被推翻?猿猴并不是最初的人类
- 为什么很少见到肉食中型恐龙的化石?
- 为何早期的恐龙蛋都找不到?这枚6800万年前的巨蛋,揭开了答案
- 人类起源又有新说法了?3亿年前它们爬上岸后,最后造就了我们
- 它活了4亿年,曾对人类有大恩,却因身上含1物,如今被大量捕杀
- 陨石撞击的致命角度被算出,其摧毁力极强,这个角度夺走了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