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缴获毒品51.4公斤,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 二 )


甚至很多人还因此盖起了小洋楼 , 正是在这种“一夜暴富”的影响下 , 带动了更多人加入进来 , 也导致了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 , 很多人的家里都挖着地洞和密室 , 甚至有逃跑的通道 。
陈建军也正是这个时候被派到了此地做缉毒警 , 可见上级对他能力的认可和信任 。

陈建军也不辜负上级的信任 , 他很快就摸清楚了那里的毒贩子行动规律 , 还学习到了大量的辨认毒品的知识 , 只要是他在值班 , 就没有毒贩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将毒品运进来 。
陈建军还经过无数次的隐藏身份 , 暗中调查的方式 , 捣毁了很多制毒销毒的小型加工窝点 , 大小功劳无数 , 成为了一名让陈世富引以为傲的缉毒警 。
接受卧底任务正是因为在工作中这种“微服私访”能力出众 , 也让上级发现了陈建军身上的这个优点 , 迅速将身份从明处转移到了暗处 , 接受秘密任务 , 成为卧底人 。

从这以后 , 陈建军就和之前的样子大相径庭 , 为了能彻底将自己装扮成“坏人”的样子 , 他再也没有穿过军装 , 弄了纹身 , 打了耳洞眼 , 吊儿郎当出现在众人眼前 。
除了外形上的改变之外 , 陈建军还将“上班”的地方变成了赌博场和游戏厅 , 每天无所事事的瞎晃荡 , 只要身边的人都认为他变坏了 , 那么就能成功瞒过那些毒贩子的眼睛 , 为自己的卧底做好准备 。

陈建军认为 , 父亲是一个老警察 , 洞若观火 , 如果能瞒过父亲 , 自己去接近毒贩子的时候也就更安全一些 。 陈建军故意吊儿郎当 , 流里流气地出现在家里 , 终于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
陈建军看着父亲痛心疾首的样子 , 恨不得赶紧解释清楚 , 但他知道自己什么都不能说 , 否则一切都前功尽弃了 , 只能暂时瞒着父亲 , 将来有一天他会堂堂正正告诉父亲 , 他是卧底 。
其实陈世富也并不是丝毫没有怀疑儿子身份的 , 这是他一手带大的孩子 , 什么秉性他最清楚了 , 不可能短时间内变成了另一个人 , 可能儿子是接了秘密任务 。

猜测归猜测 , 可毕竟没有得到证实 , 陈世富的心里也是惴惴不安 , 既相信陈建军不会变坏 , 又担心陈建军会遭遇危险 , 更担心陈建军因为缉毒而误食毒品变了样子 。
第一个卧底任务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完美融合到坏人队伍里之后 , 陈建军接到了第一个任务 , 警方调查到大毒枭冯育焕的老巢 , 派遣陈建军冒充广东来的老板 , 去接近冯育焕 。

1986年的8月22日 , 陈建军一个人来到了冯育焕的老巢广南县南坪区进行交易 , 但是冯育焕却并不是好对付的角色 , 红口白牙的没有点真“物件”也别想糊弄过去 。
陈建军对此早已做好了准备 , 第一次见面要求验验货 , 冯育焕随便给了一个毒品试探 , 如果陈建军是经常做这行交易 , 必然对货品成色非常了解 。
陈建军瞟了一眼冯育焕递过来的东西 , 拎着箱子就要走 , 嘴里还冷冷道:“我又不是花钱买不来好货 , 何必非得在你这一棵树上吊死 , 拿这种下等货色来糊弄我 。 ”

冯育焕递个眼色让人拦着陈建军的路 , 一个小弟假装劝阻却趁机将箱子打翻 , 露出了一整箱的钱 。
“对不起 , 对不起 , 陈老板 , 小弟不是故意的 , 只是我们老大有话说 。 ”小弟一边道歉 , 一边帮着冯育焕将钱原封不动收起来装好 。
冯育焕是故意让人撞翻钱箱 , 其实陈建军也是有意为之 , 将计就计的让冯育焕看到了那些钱 , 完美应对了冯育焕的试探 。

经过这一波试探 , 冯育焕也相信陈建军就是来交易的 , 赶紧让人将上等好货拿出来给陈建军 , 但因谨小慎微惯了 , 所以他压根没有带很多货物过来 。
因此双方只好约定明日交易 , 并且更换了新的交易地点 。 但让冯育焕做梦也想不到的是 , 经验丰富的他竟然会被一个毛头小子给骗了 , 直到次日交易现场被抓 , 冯育焕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陈建军牺牲一次次成功卧底之后 , 陈建军将“卧底”之路进行到底了 , 由于他专业的知识和应变能力 , 还有那一身惟妙惟肖的表演功夫 , 迷惑了很多人的眼睛 。

从警两年时间内 , 陈建军一共成功卧底24次 , 缴获的毒品高达51.4公斤 , 抓住的毒贩子19人 。
1987年12月15日是陈建军最后一次执行卧底任务 , 不幸牺牲 , 却死不瞑目 , 浑身结满了白霜 , 那年他才25岁 , 正值大好青春年华 , 女儿还不足两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