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终于走通这条穿越秦岭的“密道”!逛古镇,溯河源,翻山岭,太美( 二 )


它的名字来源于唐代文学家韩愈(韩文公) , 传说韩愈被贬南下时曾途经此地 , 留下著名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 , 雪拥蓝关马不前” 。
不过 , 大多数人认为 , 韩愈写下那句诗的地方应该是在“蓝关古道”(商於古道主线)上 。 不过 , 从这也能看出来 , “辋川—葛牌镇—文公岭—曹坪镇”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经形成连通南北的道路了 。
从葛牌镇到文公岭上 , 这段路程的距离是10公里 。 主要是沿着一条名叫“大沙帽沟”的山沟上行 。 大沙帽沟走到深处 , 分成东西两条沟 , 我们沿东沟而行 , 经一段长约3公里的盘山道 , 就上到文公岭上了 。

惦记着冲刺山顶 , 我们这次没在大沙帽沟停留 , 其实这条山沟风景很美 , 沟里流淌的那条小河发源于文公岭 , 是灞河支流——辋河的正源 。 算起来 , 这条山沟也应该是东采峪的正源 。


山沟沿线有很多美丽的小村 , 农家乐很多 。 旁边还有一些支沟——瓦屋庄沟、小沙帽沟、西沟等 , 都是城市游客喜欢的幽静地方——但我们没有停留 , 直接就把车子开到岭上去了 。

//  第三站:登上文公岭
文公岭比我想象中险峻 。 公路从东沟绕山而上 , 不断盘旋 , 经过长达3公里的盘山道才登上公路最高点——公路从山中间劈开一道口子 , 通到山的那边去 。

手机软件显示 , 这处“山口”的海拔在1600米 。 山顶比这还要高一些 。
文公岭上有很多文字性的标牌、石碑等 , 告诉我们至少三个信息:
第一 , 这里是西安蓝田县和商洛柞水县交界处 。 山北边是葛牌镇东沟村 , 山南边是曹坪镇九间房村 。



第二 , 这里是李家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结束的地方 。 因为穿过这个山口 , 水就往南流去汉江 , 不往李家河水库流了 。

第三 , 1935年2月5日 , 长征期间的红二十五军曾在这里和追击的国民党部队打了一仗 , 歼敌5个营 , 取得了胜利 , 为后来开辟葛牌镇乃至五星县苏维埃苏区奠定了基础 。 这便是“文公岭战斗” 。 这一片是战斗旧址 。


不过 ,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自然风景的视觉冲击 。 矗立文公岭之上 , 北望 , 绵绵群山中一条公路蜿蜒盘旋 , 非常壮观 。 山上视线辽远 , 甚至能越过东采峪、辋峪群山阻隔 , 看到王顺山一带的灰白色花岗岩山体 。


南望 , 柞水方向也是大拐弯而下 。

从文公岭而下 , 连续下坡3公里 , 穿过一条叫“路沟”的山沟 , 我们轻松便抵达了柞水县曹坪镇的九间房村 。

完成了这段秦岭南北穿越之旅的关键路段 。
此后 , 又以九间房村为起点 , 再越一道比文公岭还要高的山岭 , 穿越至金井河流域 , 遇见了一个古风古貌的山间小镇……
感兴趣的朋友 , 可继续关注更新 , 和我一起穿越秦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