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份国家绝密档案惊现地摊,老人闲逛时发现,花3千元全部买下( 三 )


几番思考之后 , 王艾甫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

王艾甫踏上为烈士寻亲之路
从1996年开始 , 王艾甫开始实施为烈士寻亲的计划 。 然而 , 他没有想到 , 这一找竟然要付出他后半生的岁月 。
写信 , 打电话成了王艾甫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5年的时间里 , 王艾甫写了几百封信 , 打了上千个电话 。
然而 , 这84封未寄出去的《太原战役将士阵亡通知书》就和刚到他手里的时候命运一样 , 还是一封都没有寄出去 。
由于84封阵亡通知书上的信息大多只有籍贯 , 没有具体地址 , 加上通知书上的很多名字都是绰号 , 所以王艾甫的寻亲之路非常艰难 。
经过一次次的失望和落寞 , 王艾甫开始对自己5年来的寻找方法产生了怀疑 。 在家人的提醒下 , 他想到了另一种方法 。
太原市有牛驼寨、双塔等六大烈士陵园 , 在那里长眠着数以万计的英雄先烈 , 是不是可以在那里找到一些线索呢?

王艾甫(左)在烈士陵园核对烈士姓名
从此 , 烈士陵园成为王艾甫最常去的地方 。 寒来暑往 , 又是5年 , 王艾甫的足迹踏遍了太原的6座烈士陵园 , 3900座墓碑无一遗漏 。
值得欣慰的是 , 在这6座陵园中 , 王艾甫找到了几十位与他手里的阵亡通知书和烈士登记册里的名字、籍贯相吻合的烈士坟墓 。
当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在各大烈士陵园的墓地被找到时 , 每对上一位 , 王艾甫就将一朵小黄花献在墓碑前 , 鞠躬默哀 。

王艾甫为烈士献花
王艾甫为84份阵亡通知书里的兄弟寻亲寻了10年 。 如今 , 虽然他已经找到了几十位烈士的墓地 , 可事实上 , 每对上一位烈士 , 王艾甫的心里就增加了一份沉重 。
阵亡通知书没有发出去 , 烈士们的亲人就不知道他们是否在世 , 而黄土之下的烈士英魂 , 他们的亲人又在哪里呢?
转眼到了2005年 , 王艾甫的内心开始变得有些焦躁 , 因为在这一年 , 一场突如其来的脑血栓差一点将他击倒 , 也正是因为这场病加速了王艾甫为烈士们寻亲的进程 。

王艾甫给小学生讲述革命故事
2005年6月 , 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 王艾甫在太原举办了一次革命主题展览 , 并将这84份阵亡通知书展出 。
这次展出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 , 而他的出现使这场僵持了10年的找寻出现了转机 。
一天 , 一位来自湖北武汉名叫汤华明的记者找到了王艾甫 , 说要采访几个问题 , 王艾甫欣然接受了 。
当王艾甫将为烈士寻找亲人的事情告诉汤华明的时候 , 汤华明是又惊又喜 , 并油然钦佩面前的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 。
汤华明认为 , 本身就是军人出身的他 , 有责任、有义务为11位在太原战役中牺牲的湖北籍烈士寻找亲人 。
临走的时候 , 汤华明把湖北籍的11位烈士的姓名、籍贯和年龄一一记了下来 , 并回到了湖北武汉 。
同年10月的一天 , 王艾甫接到了汤华明的电话 , 汤华明告诉王艾甫 , 称他已经在湖北云梦县双郝村找到了烈士郝?虎的弟弟 。
听到这个好消息 , 王艾甫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 恨不得立刻飞到汤华明的身边 , 但是很快 , 他的惊喜又被现实一扫而空 。

阵亡将士登记册上写着“戴虎”
在阵亡将士登记册上 , 没有“郝?虎”的名字 , 只有一个叫“戴虎”的烈士 , 到底是“?虎”还是“戴虎”呢?
通过阵亡登记册和阵亡通知书的反复对比 , 王艾甫发现 , “?虎”和“戴虎”除了名字不符 , 其它信息全部一致 。
可是 , 王艾甫还是不敢贸然确定 , 他再一次来到烈士陵园 , 找到郝?虎烈士的墓地 , 而墓地可以说是这名烈士真实性的一个有力佐证 。
在太原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 , 王艾甫找到了郝?虎烈士的墓碑 。
据王艾甫分析 , 郝?虎烈士的墓碑和登记册上的名字不一致 , 很有可能是在登记名字时出现了笔误 , 把“?”误记成了“戴”字 。

这一字之差 , 就隔断了死者与生者的一切联系 , 但是 , 这种猜测是不是事实还要做进一步的佐证 。
和汤华明取得联系之后 , 王艾甫决定亲自去趟湖北调查一下 。 那么 , 汤华明找到的到底是不是郝?虎烈士的家人呢?王艾甫此次的湖北之行能否给这10年来的寻亲之路带来新的转机呢?

王艾甫在去湖北云梦县的途中
2005年11月8日 , 王艾甫把自己收藏的300多块银元作价1万元卖了 , 凑齐路费 , 和弟弟踏上了去湖北为烈士寻亲的旅程 。 可当他们刚一下车 , 当地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