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理论并不是被发明出来的,而是被一路编造出来的( 二 )





经典物理学预测 , 热物体随着波长变短 , 会发出越来越多的能量 , 这意味着热物体会在所有的震动模式之间均分能量 , 结果就是会发出无穷多的能量 ,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 访客的能量子假说通过规定阵子不能取任意频率 , 避免了这个麻烦的结果 。 这个提议当时并没有记起 , 直到冒出来个叫爱因斯坦的人 , 他宣称能量子假说反映的是微观现实的一个普遍特征 。 1905年 , 爱因斯坦提出量子化是真实存在的效应 , 并不只是一个让方程有效的数学小花招 , 原子的振动确确实实受这个限制 , 他指出量子化也适用于光波自身的能量 , 光波的能量也是一小份一小份的 , 他称之为光子每一小份的能量等于H乘以光的频率 。


【量子理论并不是被发明出来的,而是被一路编造出来的】
当时科学界很多人 , 包括普朗克本人都觉得爱因斯坦太把这当回事了 , 因为这个假说原本就只是人家为了数学上的方便提出的 , 但是后来的实验很快就证明爱因斯坦是对的 。 所以量子力学一开始确实是关于量子化能量这个概念的 , 能量只能像台阶一样一级一级的增加 , 而不可以平滑的增加 ,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张照片 , 无论相素有多高 , 放大之后你都能看到一个一个的像素点 , 不过这并不是量子理论的全部 , 仅仅是一点线索而已 。



尽管爱因斯坦和普朗克都因为引入了量子的概念 。 拿了诺贝尔奖 ,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 后面的故事越来越匪夷所思 。 其实就算当时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没有提出量子概念 , 后面的几项实验也会促使量子力学的诞生 , 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虽然很多说法都暗示量子理论适用于小尺度 , 经典力学适用于大尺度 ,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实际的角度上讲 , 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差异确实体现在尺度上 , 但他物质足够多的时候 , 比如说一个苹果 , 量子规则就会密谋让物体产生经典行为 , 大小差别的意义主要不在于物体的行为 , 而在于我们的感知 。 反正量子化的东西 , 你能看见我 , 我就给你表演表演 , 你看不见那你也不知道我在干啥 , 人类没有感知量子行为的能力 , 就没有办法对量子现象产生直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