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林芝出现一种怪鸟,身披一件彩色的蓑衣,吃苔藓吃浆果,连蜈蚣也吃( 二 )


血雉生下来就是倔脾气 , 它的性格不是一般的刚烈 。 如果被人捉住 , 它会不吃不喝 , 甚至会绝食而亡 , 颇有几分君子的风范 , 很值得人类学习 。 可见 , 血雉很难被驯养的 , 就算你在野外抓一只血雉带回家 , 也很难养活 。

03从不挑食 , 会刨土找昆虫吃 , 连蜈蚣也敢下手
血雉像个退休的小老头 , 整日过着与世无争、自食其乐的日子 。 从不挑食 , 日常吃的食物主要以植物为主 , 已经记录到近100种 , 地面上可见的各类植物的嫩芽、嫩叶乃至花朵、浆果、种子以及地衣等都是它的菜 。
它食谱上的种类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 。 夏季和秋季主要食物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浆果、种子以及苔藓、地衣等;冬季和春季以各种树木的嫩叶、芽苞、花序等为食 。

当然 , 遇上不好的年份 , 血雉便会用自己的脚爪去刨土 , 运气好的话 , 还能抓到一些昆虫 , 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 。 动物学家曾记录到血雉捕食鳞翅目幼虫、蚱蠓、金花虫等小昆虫

有个时候 , 实在是食物短缺 , 哪怕是蜘蛛、蜈蚣这样的等小型无脊椎类动物 , 血雉也是一样会吃的 , 血雉明知道蜈蚣很危险 , 但也管不了那么多 , 总比饿死强吧 。
血雉还是个急性子 。 找到食物了也不会停下来 , 喜欢一边走一边吃 。 还不止这些呢 , 好像是怕别人抢走了似的 , 它啄食的速度特快 。

04为了争夺配偶权 , 两只雄鸟甚至头对头猛啄对方 , 直到一方认输逃走
每到3月底-4月初 , 就是血雉谈情说爱的时节 , 雄性血雉这时就得准备一身漂亮的“衣服” , 喉部就会长出一些血红的羽毛 , 整日在雌雄血雉面前载歌载舞 , 有时还会亮亮嗓子 , 来吸引别的群里“姑娘” 。
如果看到别的雄性也来争宠 , 就有斗争发生 , 很多时候打得相当激烈 , 它们常在林间追逐或绕大树转圈 , 或者干脆正面相向 , 大打出手 。 两只雄鸟甚至头对头猛啄对方 , 直到一方认输逃走为止 。
胜利的一方就与雌鸟组成家庭 , 离开越冬地区 , 到亚高山针叶林占领巢区 。 整个配偶关系可维持到整个繁殖季节 , 繁殖季节一过 , 就各找各妈 。

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 , 要结婚必须买新房 , 血雉也一样 , 过新婚的日子要筑个巢 。 它们也会看风水 , 大多把巢筑于人迹罕至的灌木丛中或者腐烂的倒木旁 , 巢建得很隐蔽 , 一般的捕猎者很难发现 。

找到一个比较中意的凹坑后 , 就在里面垫些筒草、松叶、云杉叶、蒿草和细根 , 上面再铺点儿苔藓、松萝或者自己的羽毛 , 用身体压迭 , 使之堆成疏松的巢 。
从外表看 , 巢穴呈浅碟形 , 巢口朝向阳的一方 , 这样能让宝宝随时晒到阳光 。 尽管巢穴比较简陋 , 但在血雉眼中这就是一个舒适的家了 。 当然 , 万一巢在产卵期被风雨或者捕猎者破坏 , 血雉还会重新做一个巢的 。

05雌鸟繁殖期间很是恋巢 , 即使用树枝来驱赶也不出巢
筑巢之后 , 一般就到了4月下旬 , 雌鸟便开始产卵了 。 雌鸟每次产卵后 , 常在巢内静卧半个小时 , 才离巢同雄鸟一起觅食 , 一般在巢区周围觅食 。 每隔2-3天产1枚卵 , 一窝产5-10枚卵 。
卵呈长卵圆形 , 浅黄色 , 上面有许多形状不一的浓赭色斑点和细小的暗色细纹 , 这样一来 , 就与地面枯枝败叶的颜色相仿 , 避免乌鸦之类的坏家伙来偷吃 。
产完最后1枚卵后才开始孵卵 , 孵卵的重担全部由雌鸟来承当 。 孵卵还真是技术活 , 雌鸟要消耗自身大量的能量 , 来维持卵的温度恒定 。 奇怪的是 , 雌鸟这时很恋巢 , 常常人至巢前也不肯离巢 , 即使用树枝来驱赶也不出巢 。
不过 , 不用担心 , 这时 , 雄鸟也没有闲着 , 它就在巢周围的区域内巡视护巢 , 一方面阻止同类进入巢区 , 另一方面及时发现捕食者 。 当然 , 雄鸟有时也来到巢边 , 不忘与雌鸟亲热一番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贾陈喜发现 , 雌血雉一天中从黎明离巢到中午回巢 , 有大约7个小时不在巢中 。 整个孵化期 , 雌血雉也只有70%的时间在巢中孵卵 。 难道是雌血雉在孵卵期“心不在焉”?

其实 ,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 血雉的卵具备了更强的御寒能力 , 可以经受更大幅度的温度变化 , 以此来保证高孵化率 。 相反 , 血雉孵卵温度的大幅度震荡 , 不仅没有影响其孵化率 , 事实证明有利于刺激卵中胚胎的发育 。
雌鸟也是很有爱心的妈妈 , 每当出外觅食前 , 总是把一些枯草叶或羽毛盖在卵上 , 把卵隐蔽起来 。 经过一个月的孵化 , 雏鸟就破壳而出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