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库塌陷,竟意外发现罕见古墓,一文物证实印度失蜡法来源中国( 二 )


对于考古学者来讲 , 云纹铜禁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考古人员的仔细研究 , 发现云纹铜禁其实是采用失蜡法制作而成 。什么是失蜡法呢?其实就是蜡烛的可溶性 , 然后制造出相关的物件 。在此之前该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印度传到我国 , 但这一发现就证实了该技术源于中国 。

河南水库塌陷,竟意外发现罕见古墓,一文物证实印度失蜡法来源中国
文章图片

云纹铜禁的出现 , 将失蜡法的应用一下子提前到2500多年前 。虽然印度也有失蜡法 , 但是要与该墓穴出土的失蜡法相比 , 就晚了至少10个世纪左右 。有了这个真实物品作为证据 , 那么就可以证明我国的失蜡法是属于自己 , 而不是来源印度 。
在发现云纹铜禁的制作方法之后 , 所有的考古人员都表示非常兴奋 , 因为又证明了一项不确定的历史遗留问题 。也许是因为失蜡法的归属争议持续了太久 , 上天才会让埋藏在地底下数千年的云纹铜禁重见天日 。
目前云纹铜禁已经被收藏在河南省的博物馆内 , 并且是以镇馆之宝的身份入驻 。这样重要的文物不可能随便简单的放在博物馆内 , 为了防止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云纹铜禁 , 早在入馆后就已经不允许在境外展示 。
河南水库塌陷,竟意外发现罕见古墓,一文物证实印度失蜡法来源中国
文章图片

延伸阅读:
江苏发现一座水底古墓 , 墓中藏有3000把宝剑 , 为啥盗墓贼却不敢动?
2015年由李易峰 , 杨洋主演的《盗墓笔记》横空出世 , 把大众对于盗墓的热情抛向顶峰 , 但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 , 里面发生的故事 , 被盗的古墓都还有待考量 。但在江苏却确确实实存在着一座水中古墓 。
这座水中古墓的主人是一位“宝剑狂热爱好者” , 在他生前就极尽所能收集天下名剑 , 待他去世后不仅所有的宝剑都为他陪葬 , 后来他的儿子为了表达对父亲的追思 , 在他死后仍在不断的为父亲网罗天下名剑放入父亲的墓中 。因此这座墓所有的宝剑加起来竟然多达3000把 。

河南水库塌陷,竟意外发现罕见古墓,一文物证实印度失蜡法来源中国
文章图片

无数盗墓贼都想一睹为快 , 然而所有盗墓贼都无功而返 ,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座藏有3000多把宝剑墓穴的主人就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国主阖闾 。待他死后仍旧为他收集宝剑的儿子 , 就是夫差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 吴王夫差就是中国故事的另一个主角 。
当年吴越两国开战 , 越王勾践派人偷袭吴王阖闾 , 吴王阖闾因伤口感染而死 , 他的儿子夫差就此即位 。夫差将父亲的死怪在越王勾践的身上 , 对父亲的愧疚和失去父亲的悲痛让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恨之入骨 。后来吴王夫差命人活捉勾践 , 逼迫勾践修建他父亲吴王阖闾的坟墓 , 让越王勾践看着墓中的3000多把宝剑为他的父亲赔罪 。
后来勾践卧薪尝胆 , 灭了吴国之后 , 立即派人去盗吴王阖闾的坟墓 , 没想到有多少人进去就有多少人无功而返 , 越王勾践只好放弃盗墓 。许多史籍中甚至有对于吴王阖闾墓的坏境详细描写 , 都明白到这份上了 , 无数的盗墓贼前仆后继去到阖闾墓 , 结果都是相同的 , 没有一个人能从吴王阖闾墓中带走一把宝剑 。
河南水库塌陷,竟意外发现罕见古墓,一文物证实印度失蜡法来源中国
文章图片

毕竟 , 吴王阖闾墓的防盗系数实在太高了 , 据史料记载 , 吴王阖闾墓中几乎全是水银 , 人一旦触发机关 , 便会瞬间被水印淹没 , 毫无逃生的可能;除此之外 , 吴王夫差为他父亲修建墓穴的那三年都是用到大象来搬运是石头的 , 因此墓门外堆积着三吨重的巨石 。
在技术明显落后的古代 , 区区几个盗墓贼又怎么把重达几吨的巨石搬开呢 。不仅如此 , 吴王阖闾墓的入口就在“剑池”底部 , 剑池的水深6米 , 底部还有大量淤泥 , 一脚踩进去连爬起来都很不容易 , 何谈走动呢 。有这三大难关镇守古墓 , 许多盗墓贼连吴王阖闾的墓门都没有摸到 , 又怎么盗墓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