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长寿 打造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 二 )



▲菩提寺
擦亮长寿品牌
营造“全民参与运动、人人向往长寿”的城市氛围
“市民 , 是一座城市形象、精神、品牌的主要缔造者 。 ”在长寿区相关负责人看来 , 长寿打造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 , 除了有与之匹配的硬件之外 , 也需要长寿百万市民的积极参与 , 共同缔造生命之城、运动之城、长寿之城的城市形象和氛围 。
要打造世界级的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 , 长寿全民首先要“动起来” 。
近年来 , 长寿区持续加大投入 , 提升公共体育设施 , 改造完成了长寿区体育中心 , 建成投用5个文化体育公园以及8个社区健身中心 , 建成各类健身场地2990个 。 同时 , 常态化组织开展人人参与、特色鲜明的群众性体育运动 。
如今 , 长寿市民主动参与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关注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 。 有数据显示 , 目前长寿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比达到51.52% , 国民体质合格达到93.4% 。
品牌赛事 , 则是资源要素汇聚交流、城市品牌塑造传播的重要窗口 。
近年来 , 长寿区连续举办10届国际铁人三项赛、4届半程马拉松赛等群众体育品牌赛事活动 , 目前已打造起长寿湖龙舟赛、铁人三项赛、半程马拉松赛和菩提登山赛四大品牌赛事 , 每年吸引数万人来长寿参加 。
去年年底 , 长寿区还与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签订合作协议 , 共同推动高水平汽摩运动发展 , 合作打造顶级汽摩赛事品牌 , 目前正在积极争取落地F1赛道和赛事 。
此外 , 文化是最有影响力、吸引力的城市符号 ,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
未来 , 长寿区将持续挖掘、弘扬长寿文化元素 , 擦亮“中华长寿原乡”品牌 , 全面塑造国际范、中华风、长寿韵的都市人文风貌 , 让历史中的长寿、典籍中的长寿、遗迹中的长寿活态呈现、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启迪未来 , 积极涵育“长于文、寿于和” , 崇德向善 , 人人利他、人人成长、人人长寿的新时代长寿人文精神 。
同时 , 长寿区将坚持“以文弘业” , 推动全域运动康养文旅融合发展 , 让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在全域沉浸式深度体验中 , 对运动康养、长寿文化形成认同和向往 , 自发成为长寿文化、城市品牌的传承者、宣传员 。
链接>>>
“一城、一谷、两山、两湖、多点”
长寿全域旅游空间布局
“一城”即长寿城区 , 重点布局长寿奥体中心、长寿文化艺术中心等文体场馆 , 同时继续实施百亿级旅游综合设施配套工程 , 重点打造菩提古镇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 , 实施三倒拐老街修复 , 扮靓长寿城市颜值气质 。
“一谷”即滨江长寿谷 , 重点打造三拐巴蜀文博街区、长寿缆车森林公园、三洞沟旅游景区、河街印象怀旧街区 , 筹划关口工业遗址博览园、黄草峡等旅游景区 , 推进长江旅游码头建设 , 建成滨江文化旅游走廊 。
“两山”是明月山和黄草山 , 将发展以生态民宿、第二居所、养生文化为特色的都市康养休闲旅游和避暑旅游 , 重点打造五华山、白云山、西山民宿组团 , 建设长寿文化旅游新地标 。
“两湖”中的长寿湖 , 将被系统性、保护性开发 , 环长寿湖周边将被打造为集休闲度假、康养运动、会议会展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洪湖 , 则将重点打造零碳康养度假地 。
“多点”则指的是街镇与乡村 , 将因地制宜重点发展运动康养型田园旅游 。
来源:重庆日报
【海边|长寿 打造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图片/长寿区委宣传部提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