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用完餐放下碎银就走?为何店小二从不清点也不拦着( 二 )



媒体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电视电影了解自己生活圈子以外的世界 , 还能学习到不少未知的知识 。
而对于年轻人 , 他们往往会去模仿电视剧中演员的言行举止 。 像这种消费时潇洒挥霍的 , 可能会有但不是全部 , 看电视还是要辨别真假 。

钱币的发展历史说到这里 , 我们就要探讨一下古人的钱币 。 从秦朝时期开始 , 市面上的交易便使用货币 , 统称为钱币 。 只不过那时候使用的刀币 , 五铢钱 , 是一种用铁制造出来的某种形状的硬币 。
这种钱币的优点是让货物有了一个计量单位 , 不同的货物之间等价交换 , 商品开始普遍流通 , 人们各取所需 。 相比用货物交换货物的方法先进了许多 ,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 但它的缺点是钱币比较重 , 如果数目较大 , 就需要用交通工具运输 , 携带非常不方便 。
到了唐代 , 商品交易除了使用钱币之外 , 又增加了丝织品 。 一匹和一丈都是丝织品的计量单位 , “半匹红绡一丈绫 , 系向牛头充炭直”、“五陵年少争缠头 , 一曲红绡不知数” , 这两句诗里面就体现出了丝绸的价值 。

北宋时期出现票行 , 银票开始流通 。 票行就如同现在的银行 , 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分行都可以办相同的业务 。 人们把大数额的钱币放入票行换取银票 , 票行的人向存钱者收取管理费 。 银行开出的银票有印章 , 只要拿着带有印章的银票 , 在管辖范围内都可以随时取出钱币 。
银票携带方便 , 但数额往往比较大 , 适用于有钱的富豪家族成员 。 对于普通老百姓 , 票行似乎形同虚设 。
唐宋之后 , 钱币和银票便流传了下来 。 明清时银币大量被使用 , 票行业务也逐渐完善 , 除了存取 , 还开通借贷等的业务 , 正是票行这样的雏形 , 使得现在的银行发展更广泛 。

历史发展到民国时期 , 之前使用的银币和铜币都被纸质的钱币替代 , 更加方便人们携带 , 不管出门多远 , 都可以带上足够的钱 。
现代付款方式现代发展飞速前进 , 目前我国尚在使用的钞票虽然依然是货币流通的主要形式 , 但网络交易已经普遍化 , 出门不用带钱 , 一部手机足以解决所有的事情 。 如若遇到手机没电 , 直接刷脸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交易 。
社会在进步 , 人们也在进步 , 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 , 可以让我们更客观正确地了解先辈们的真实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