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叶片病毒病症状:叶片畸形
此种病毒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叶片上出现明显变厚、变小、皱缩、扭曲、变形、蕨叶(叶片细长、叶脉上冲)的症状 , 如果是病果畸形 , 则会出现果皮凹凸不平、果实扭曲变形、果面斑驳花斑(如黄绿相间、红绿相间、深绿浅绿相间) , 如果是观察整棵病株的话 , 病株上会出现植株矮化、茎节变短、顶部新枝成丛/新叶成簇的现象 。
第三种叶片病毒病症状:叶片坏死
此种病毒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叶片上出现组织坏死的现象(如网纹状坏死、斑驳相间状坏死、顶部枯死等) , 比如说叶片上的叶肉坏死、叶片上的叶脉坏死 , 顶部幼嫩生长点和幼嫩新叶坏死等 , 由病毒病造成的作物组织坏死 , 叶片上坏死的一般是不规则黄褐斑、深褐斑且会出现叶片穿孔破碎、黄化凋落的现象 , 果实上坏死一般是出现斑驳状的黄褐斑、红褐斑、深褐斑以及幼果早落的情况 , 而茎秆枝蔓上的病斑一般是条纹状的红褐病斑 , 这些病斑会顺直茎秆枝条上下传播蔓延 。
第四种叶片病毒病症状:叶片全部黄化
此种病毒病的典型特征就是叶片上出现整个叶片全部退绿变黄的现象 , 不过由病毒病造成的叶片黄化现在一般主要发生在植株的上部和顶部 , 从远处去看的话 , 我们可以看到作物种植上有明显的上部叶片黄、下部叶片绿的典型症状 。
二、怎么区分作物上的病毒病与其他病害?
第一种:学会区分病毒病害与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比较容易区分)
作物在发生病毒病后最典型的病害特征 , 就是黄化、花叶、皱缩、畸形、变厚等 , 病害部位不会出现五颜六色的病斑 , 也没有多颜多色的菌毛、菌粉、菌霉、黑点等物质的出现(如白、黄、红、黑、褐、灰等颜色) , 也不会有菌脓或菌液流出、不会有腐烂恶臭味 , 虽然病毒病也会在叶片上产生病斑 , 但叶片上的病毒病斑就仅仅是变色的病斑 , 病斑上不会有任何东西长出 。
【怎么诊断作物病毒病?如何区分病毒病与缺素症、病菌性病害?】
作物在发生真菌病害后最典型的病害特征 , 就是病害部位会出现各种颜色的病斑 , 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病斑处会有菌丝、菌粉、菌毛、小黑点、小颗粒等粉状或霉层状物质的出现;虽然真菌性病害也会和细菌性病害一样造成发病部位腐烂 , 但真菌性病害发病处一般不会有菌脓菌液流出 , 也不会散发恶臭味 。
作物在发生细菌性病害后最典型的特征 , 就是发病部位经常出现水浸状、油渍状的软腐现象 , 并且发病部位经常出现流菌液、溢菌脓的现象 , 病害部位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闻起来有恶臭味 , 病害部位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则会成变透明或半透明的薄膜状 。
除此之外 , 病毒病发病一般表现为整棵植株上全面表现出发病症状(主要是顶部和上部幼嫩组织) , 而细菌性病害和真菌病害一般都是以植株上局部位置发病为主 。
第二种:学会区分病毒病与缺素症(容易混淆且难以区分)
从作物上的几种病害类型上来说 , 区分病毒病与真菌性病害、病毒病与细菌性病害 , 这是相对比较简单容易的 , 但区分病毒病和缺素症的难度会大一些 , 因为作物病毒病的发病特征与作物上一些缺素症在病害特征上有非常性 , 如果不掌握方法就很容易搞混而判断错误 。
区分作物上的病毒病和缺素症 , 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作物病毒病在田间作物上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点(小范围发病、大范围扩散) , 而且病毒病具有传染扩散性 , 会从发病中心点不断的向四周传染蔓延扩散 。 而作物缺素症在田间作物上没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点(作物大面积均匀发病、分布广泛) , 而且缺素症发病不具有传染扩散性 , 也就是说 , 作物缺素症一般是全田作物均匀发病(主要是土壤缺素诱发) , 且不会在田间缺素病株与健康苗株之间互相传染扩散 。
②作物病毒病的发生情况主要与气候高温干旱、作物虫害严重防治不利以及田间管理不当有关(如嫁接、整枝打杈、疏花疏果等) , 跟土壤状况(土壤带病毒的除外)没有太大的直接性关系 , 而作物缺素症的发生情况主要与土壤类型、土壤状况、土壤特性有密切的关系 , 如土壤养分匮乏不足、土壤酸化/板结/盐碱/板结/积水/干旱等 , 主要是土壤条件状况不良导致作物无法正常吸收到足量的相应元素养分造成的 。 这一点大家应当特别注意一下 。
推荐阅读
- 1亿年前,蛇的祖先独立进化26次,只为失去双腿
- 越王勾践剑在显微镜下放大500倍,专家发现了什么,颠覆认知!
- 人类文明曾被多次毁灭?多项证据相互佐证,这是真的吗?
- 疑似外星人存在的十大发现,上千个星球可能诞生智慧,而它们就在那里
-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新研究发现1.2亿年前的鸟可能吃昆虫而不是鱼
- 东北农民称,与女外星人交往孩子60年后出生,专家测谎后:是真的
- 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海洋生物
- 热血乐观的天才科学家——千斤顶
- 霍金预言要实现了?地球正自我修复,人体内出现不该存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