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20年的千亿只蝗虫吗?它们的结局如何?或揭示了人类命运( 二 )



这些蝗虫去了哪里在这场蝗灾爆发到巅峰之际 , 大有一副影响全球趋势的架势 , 但是这场蝗灾却并没有持续很久 。

其主要原因有三点:动物的行为沉沦、沙漠蝗的寿命、环境的影响 。

  • 行为沉沦
当我们身处天堂 , 衣食无忧 , 我们的生活会过的更好吗?在1968年美国动物行为学研究者约翰·邦帕斯·卡尔宏给出了答案:不会 。
为了研究老鼠的繁衍和生活行为 , 他为老鼠建造了一个可以无限提供食物和水资源的“乌托邦” , 这里可以容纳下5000只老鼠 。

在最开始的时候 , 这个乌托邦里只有几十只老鼠 , 随着时间的增长它们的数量也迅速上涨 , 但是好景并不长 , 在实验来到600天的时候 , 老鼠的数量停止在了2200只 , 随后开始不断的下降 。
这是因为老鼠的习性逐渐发生了变化 , 从最开始融洽的生活 , 逐渐开始出现有老鼠抛弃幼崽 , 伤害幼崽的行为 , 甚至同性恋的概率也在上升 , 老鼠们变得异常暴躁 。

而这就是动物的行为沉沦 , 当这些老鼠处于一个较为安逸的生长环境后 , 它们的生活方式就发生了改变 , 不再打理自己的毛发吸引异性、也不争斗地盘 , 每天的生活就是吃、喝、睡 。
同理 , 这些蝗虫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疯狂繁殖后 , 它们的性情也发生了变化 , 逐渐的沉沦下去 , 不再想要繁殖 , 于是走向了灭忙 。

  • 沙漠蝗的寿命
前文中便提到 , 沙漠蝗的寿命与它们性成熟的时间有关 , 它们在疯狂繁殖之后 , 便会很快死亡 , 也因此蝗灾的持续时间很短 。

  • 环境的影响
最后一点就是环境影响 , 这次的蝗灾并没有影响到我国 , 是因为西藏等地区的气候并不适合蝗虫的生长 , 再加上有山脉的阻拦 , 这些蝗虫便没有了扩散的机会 。

人类沉沦蝗虫的消失和“老鼠乌托邦”的实验都在告诉我们“行为沉沦”的危害性 ,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 , 人类也逐渐的出现了行为沉沦的现象 。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日本 , 日本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不愿意社交 , 觉得和异性相处十分的麻烦 , 不如单独待着 , 他们没有野心 , 只图安逸 , 日本将这种男生称为“草食男” 。

我们人类是世界上少有的“一年四季都在发情的动物” , 按道理来说我们的人口应该是日益增长的 , 但是恰恰相反 , 我们的生长率自2016年以后就逐渐的开始有了下降的趋势 。

结语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没有了拼搏的精神 , 只想要躺平 , 只想要逃避生活 , 追求简单的生活 。
所以其实蝗虫的结局仿佛也揭示了我们人类的命运 , 你觉得呢?
【还记得2020年的千亿只蝗虫吗?它们的结局如何?或揭示了人类命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