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分布特点呢?附中国土壤的分类及分布!( 三 )



O意味着有机体 。
例如松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 通过掉落的针叶使土壤逐渐酸化 。 土壤也需要像细菌和真菌这样的生物才能让植物茁壮成长 。

R是起伏 , 或海拔的变化 。
不同海拔造成了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差异 , 你可以在同一片土地不同的海拔高处发现完全不同的土壤 。

P表示母质 。
母质不同 , 形成的最终土壤自然不同 。 例如土壤母质如果是石灰岩 , 那么它很可能溶解掉 , 并形成黏土 , 也将富含钙 。

最后是时间 。
只有拥有了充足的时间 , 土壤才能够逐渐发育变化 , 在世界各地变成各种不同的样子 。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 土壤终于演化成了今天的样子 。
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 , 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土壤概念: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 。
?由于人类对土壤的利用方式不同 , 对土壤产生不同的概念。 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性是具有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 土壤中养分、水分、空气、热量 四大肥力因素不是孤立的 , 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
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

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总是占据一定的不变位置 , 处于地球大气圈 、水圈、生物圈 和岩石圈之间的界面上 , 是地球各圈层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之一 , 它们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平衡 。
地位1 土壤圈与生物圈进行养分元素的循环 , 土壤支持和调节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 提供植物所需养分 、水分和适宜的理化环境 , 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 。 2 土壤圈 与水圈 进行水分平衡与循环 , 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 , 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迁移过程及水平分布 , 也影响水圈的化学组成.3 土壤圈与大气圈进行大量及痕量气体的交换 , 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 , 水分与能量的平衡;吸收氧气 , 释放CO2、CH4、H2S、氮氧化合物和氨气 , 影响全球大气变化 。 4 土壤圈与岩石圈进行着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循环 , 土被覆盖在岩石圈的表层 , 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减少各种外营力的破坏 。 作用1  土壤圈与地球生命作用 , 包括土壤物质循环的能量变化 , 生物转化 , 水循环 , 碳、氮、硫、磷循环及环境效应 。 2  土壤圈与人类生存条件 , 包括土壤资源区域性开发与管理 , 综合农业中的动态变化 , 土壤对农林适宜性评价 , 营养元素的空间调控 , 土壤圈的各障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作用 。 3  土壤圈与自然环境 , 包括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圈中的空间分布、迁移、转化及动态变化 , 土壤污染物质的来源、分布、变化、迁移、浓集对生物环境的影响及调控;土壤在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优化模式 。 4   土壤圈与全球土壤变化 , 包括自然与认为条件下的土壤圈内不同土壤类型历史演变;现代成土过程基本特性变化预测 ;土地退化 , 土壤痕量气体的通量及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 5  土壤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 包括土壤胶体表面的性质 。 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化学行为 , 土壤水分性质 , 植物营养元素的化学性质 , 根据主要微生物的生理生态特性 , 土壤有机质组成 , 性质 ,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 , 功能等 。
土壤形态

土壤形态是指土壤与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 。 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 , 结持性 , 孔隙度等 。
(一)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 , 也可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 它是由性质和形态各异的土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 。 这些土层大致呈水平状 , 是由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发生淋溶、淀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 。
自然土壤剖面发生层的划分和命名
19世纪末 , 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把土壤剖面分为三个发生层(这几个层记住):
腐殖质聚集层(A)
过渡层(B)
母质层  (C)
1967 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
有机层(O)   腐殖质层(A)  淋溶层 (E)
淀积层(B )    母质层  (C)     母岩层(R)
耕作土壤剖面
?耕作层(表土层) 属人为表层类 , 包括灌淤表层 , 堆垫表层和肥熟表层 。 土性疏松、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颜色较暗、肥力水平低 。 ?犁底层(亚表土层) 在耕作层之下 , 土壤呈层片状结构 , 紧实 , 腐殖质含量比上层少 。 ?心土层(生土层) 在犁底层之下 , 受耕作影响小 , 淀积作用明显 , 颜色较浅 。 底土层 (死土层) 几乎未受耕作影响 , 根系少 , 土壤未发育 , 仍保留母质特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