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和鱼类外鼻孔有着演化上的渊源 , 陆生四足动物才有两个鼻孔 。
但从原始陆生四足动物到灵长类 , 有着十分漫长的演化过程 。 依旧需要探讨这么一个问题:不再生存于水环境 , 为什么两个鼻孔没有合并成一个鼻孔?
其实 , 完全离开水环境的两栖动物以后 , 外鼻孔和内鼻孔 , 的确开始更独立演化 。
随着掠食能力的增强 , 演化过程中 , 爬行动物眼眶后部的薄性硬骨 , 因咬肌越来越发达而逐渐消失形成了空洞 。
这个空洞 , 被称为颞窝 。
根据形态 , 主要为四大类型:
合颞窝的为合弓纲(类哺乳动物) , 其它类型为蜥形纲 。
次生腭在合弓纲以及鳄类中开始出现:
次生腭不仅分开了口腔和鼻腔 , 也使得内鼻孔后移 。 不仅方便咀嚼 , 而且保证饮食时的呼吸通畅 , 提高呼吸效率 。 同时也避免了 , 内鼻孔被食物堵住而死亡的风险 。
哺乳动物具有完整的次生腭(硬腭+软腭) , 整个鼻咽也演化得更加的复杂 , 但鼻后孔依旧还有左右两个通道 。 不过两个孔紧邻在了一起 。
【为什么陆地上常见的动物都是两个鼻孔?】同样的 , 虽然外鼻孔也集中了 , 但依旧没有合并 。
无论鼻孔集中 , 还是两个鼻孔的流速差都能增强嗅觉 。
但还有一点很重要:单鼻孔的死亡风险 。
无论单内鼻孔还是单外鼻孔 , 发生意外堵住时 , 都很容易造成死亡 。 想象感冒的时候 , 你只有一个鼻孔呼吸 。 除此之外 , 有一些动物单纯依靠嘴也是不能呼吸的 , 例如 , 马 。
除此之外 , 生物系统发育有着自身的发生规律 。
发育成双鼻孔的基因 , 在长久的演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精密的体系 。 例如人的面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 是拼接起来的 。
发育成单鼻孔 , 不是仅仅影响鼻孔那么简单 , 而是意味着整个发生体系的修改 。
可能同时出现比较复杂的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 , 才有十分低的概率出现单鼻孔的同时不导致面部其它部位发育失常 。
突变率低 , 影响生存 , 再加上遗传漂变 , 对于产生单鼻孔的物种更是难上加难 。
呼吸是生存的根本 , 是鼻腔演化过程中无比重要的一环 。
纵观整个四足动物演化史 , 鼻腔形态的演化 , 何尝不是以呼吸为主因 。
推荐阅读
- 恐龙交配器官什么样?科学家首次发现它们的化石,并进行模拟复原
- 46000年前“史前生物”重现于世,一个关乎人类的难题,终究还是来了!
- 未解之谜:3亿年前的树木为何如此巨大?
- 新物种“龙人”被发现,人类真的是龙的后代吗?或将改写全人类的族谱
- 怎么诊断作物病毒病?如何区分病毒病与缺素症、病菌性病害?
- 1亿年前,蛇的祖先独立进化26次,只为失去双腿
- 人类文明曾被多次毁灭?多项证据相互佐证,这是真的吗?
-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新研究发现1.2亿年前的鸟可能吃昆虫而不是鱼
- 人类祖先找到了,不是西方的亚当和夏娃,一块化石告诉了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