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三天两晚自驾游丽水遂昌,初夏邂逅浙西南的山水秘境( 三 )


王村口-曾经水运繁华 , 如今红色洋溢
很难想象藏在大山里的王村口镇曾经如此辉煌 , 明崇祯时期这里开始进入繁荣 , 尤其到了清代康年间因为水运的发达 , 让这里一度达到巅峰时期 。

可以想象得到 , 鼎盛时期的王村口镇老街上林立着100多家店铺 , 商业形态达40余种 , 每天乌溪江上的船只往来 , 将木材、毛竹运出去 , 又将粮食、布匹运送进来 , 可谓是络绎不绝 。

遗憾的是 , 随着陆路兴起 , 水运发达的王村口镇渐渐失去往日的繁华 , 直到近些年来开发成为红色旅游小镇后 , 王村口镇又渐渐地进入游客的视线 。

王村口镇看点可不少 , 西岸码头上一尊妈祖塑像守护着乌溪江 , 中国渔民的海神 , 她也见证着曾经这里水运的繁盛 。

馆藏丰富的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 挺进师召开群众大会会址宏济桥、苏维埃政府旧址蔡相庙、挺进师师部旧址等景点 , 见证着以王村口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历史 , 也为我们展示了那段红色岁月 。

航拍下的王村口镇 , 两山夹一江 , 中间一古镇 , 甚是美好 。


其他值得打卡地:1935文旅街区、解放桥、老街古民居、红色书吧等 。
挺进师饭店-王口村的特色风味
推荐美食:牛肉雪菜汤粉干、小炒牛肉、乌米炒饭、王村口焖蛋、本地土豆等

看起来简素的挺进师饭店 , 却是王村口的网红餐厅 , 进入内部后却别有洞天 , 一组组壁画展示了那一段红色岁月 。 挺进师饭店一层大厅能容纳很多人 , 二楼有特色的红色包厢供团建或者出游聚餐之用 。

餐厅制作的美食也大都以当地特产为主 , 牛肉是店里的招牌 , 牛肉的吃法多样 , 牛肉萝卜丝锅、牛肉雪菜汤粉干、小炒牛肉等 , 喜欢辣口的朋友一定会惊喜满满 。

乌米炒饭、青椒本地土豆、白切土鸡、农家豆腐煲同样可以尝一尝 。



tips:
挺进师饭店就在王村口的主街上 , 很好找 。
住宿推荐:由于是网红红色旅游古镇 , 镇上的住宿可不少 , 推荐挺进师饭店和俊杰家民宿
------Day3------
寻觅藏在盘山公路里的古村落-蔡源乡/大柯村

从王村口出发前往大柯村的途中 , 沿途就是乌溪江 , 两岸皆是浙南地区特色的民居 , 也可以邂逅到列入县级文保的古桥 , 停车打卡同样非常适合 。



和古桥一样特色的就是藏在山间的古村落 , 戏曲文化之乡蔡源乡曾经走出了“蔡和班” , 如今行走在田园风情的蔡源乡境内 , 依然可以感受得到这种戏曲文化弥留下来的厚重感 。

过了蔡源乡继续沿着盘山公路行走大约十几分钟 , 就到达了另一个世外桃源-大柯村 , 这可是遂昌出名的摄影者天堂 。

海拔560米的大柯村 , 依山而建 , 一座座浙南地区特色的黄墙黛瓦民居屹立在山间 , 搭配着层层叠叠的梯田 , 放眼望去仿佛“金色的布达拉宫” 。

大柯村的小巷不少 , 大都是这种石板路 , 走起来非常有感觉 , 不免想要吟诵一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tips:
推荐最佳拍摄位置:其实拍摄大柯村最美的地方并非进村 , 而是大柯村对面的公路上 。

遂昌宴--一场关于遂昌山野风味的约会
推荐美食:鱼头煲、老汤牛肉、嫩姜炒黄牛肉、姜母鸡、辣排等 。

不得不佩服遂昌人真的很会吃 , 一方面因为地处山区物产丰富 , 食材新鲜和地道;另一方面遂昌人也很会创造风味美食 。

第三天的中午 , 从大柯村回县城 , 打算在街上美美吃上一顿返程 , 选择了水阁路198号的遂昌宴 , 听名字仿佛有一种和遂昌山野风味的约会意境 。

事实也的确如此 , 不论是装修还是餐品 , 都有一股约会的风范 。 一楼为大厅 , 有一个很大的选菜区 , 菜品被精致的摆放在餐盘内 。

我们一行三人在老板的推荐下 , 选择了竹编笋烧精排和三层楼风炉锅、小炒黄牛肉、家烧仙侠湖有机鱼以及遂昌长粽 。

竹编笋烧精排选用了时令最新鲜的竹鞭笋制作 , 一口咬下去爽脆可口 。

特别要提到的是这道三层楼风炉锅 , 它可是遂昌当地特别讲究的一道美食 , 俗称遂昌杀猪菜 , 一般用来招待贵宾 , 也是游客来遂昌旅行必打卡的特色美食 。

选用的食材很丰富 , 农家萝卜打底 , 配上新鲜五花肉、猪血和农家盐卤豆腐等滚成一锅 , 最后用风炉小火煮 , 边煮边吃别有一番滋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