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吃了几千年的鱼,直到突然濒危,都没人知道它们来自何处( 二 )



约翰内斯施密竟然偶然间在马尾藻海中发现了鳗鱼卵 , 这也说明鳗鱼其实是在马尾藻海产卵 , 这时人们才真正了解到鳗鱼产卵地在哪里 。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 , 马尾藻海只出现过鳗鱼幼鱼 , 到现在都还没有人在马尾藻捕捞到成年鳗鱼 。
在2012年 , 欧洲的一个团队想要了解鳗鱼溯河洄游的路线 , 于是给鳗鱼装上定位器 。 结果707条鳗鱼的信号最终全部消失在距离海平面3千米以下的地方 , 并没有人能推测出到底多少鳗鱼能到达繁殖地 ,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鳗鱼的一生就是一场死亡之旅 。

人工养殖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喜欢吃鳗鱼 , 甚至可以说在日本有很多与鳗鱼相关的文化 。
就像日本还有专属的“鳗鱼节” , 这个节日可不像普通传统节日 , 一年只有一次 , 由于当地人对它的喜爱程度 , 鳗鱼节一年当中可能有4到5次 , 就是为了能够尽情享用一切关于鳗鱼的美食 。
在中国 , 我们不仅把它当作食物 , 还会详细的研究鳗鱼的药用价值 。 在《梦溪笔谈》与《本草纲目》中都有对鳗鱼的药用价值有详细的记载 , 而且鳗鱼还能医治很多的疾病 。

拥有如此巨大的商业价值 , 人们便开始思考有关培育的问题 。
首先 , 鳗鱼苗不能用人工繁殖的方式来培育 , 主要是因为鳗鱼特别的成长方式 , 人为环境很难模拟出来如此复杂的环境 。
而且鳗鱼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 , 一般是在没有污染很干净的水中生长 , 可以说鳗鱼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中生物 。
而现在海洋与河流都遭到严重的污染 , 还有遍及各地的塑料垃圾 , 使得鳗鱼卵的生存几率大大降低 , 鳗鱼能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少 。

结尾
在1970年 , 日本捕捞鳗鱼的数量超3000吨 , 现在已经降到不超过200吨 。 同样的场景也在东亚地区上演 。
同年 , 东亚地区每年的可以打捞超过500吨的鳗苗 , 而现在平均每年只能捕捞50吨 , 鳗鱼的数量越来越少 , 也因此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
现在欧洲鳗已经被划入极度濒危的物种 , 日本鳗虽然还没有被划进珍稀动物保护的名录 , 但国际组织已经对日本鳗发布了相关保护的决策 。 若人类仍然部珍惜鳗鱼 , 不去保护它 , 以现在的速度去捕捞鳗鱼 , 那么鳗鱼会越来越少 , 直到消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