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逆袭?( 二 )


类比这个特性 ,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生产资料型资产”:生产资料型资产是在持有期内可以持续带来正向现金流入的资产 。
查理·芒格曾说 , “世界上有两种生意 , 第一种可以每年赚12%的收益 , 到年底股东可以拿走所有的利润;第二种也可以每年赚12% , 但是你不得不把赚来的钱重新投资 , 然后管理层指着所有的厂房设备对股东们说:这就是你们的利润 。 我厌恶第二种生意 。 ”
芒格所说的第一种生意的公司股票 , 就是极佳的生产资料型资产 。
再举个反例 , 人们自住的私有房产不是生产资料型资产 , 在持有期间无法通过它获得收入 , 反而要每年还房贷或支付房产税 。 每年要为该项资产净流出现金 , 是典型的负债型资产 。 如要通过它获利 , 你只能希望以高于购入价格卖出 。

关于这一点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是这么说的:“劳动者通过房贷拥有私人住房 , 但他们的房子不会成为资本 , 没有收益 。 他们将人生所有的东西都献给了这个巨大的包袱 。 ”
当然过去三十年中国房价的上涨大家有目共睹 , 看起来和上面的观点相悖 , 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相通的:生产资料的交易价格会随着货币的不断发行而水涨船高 , 虽然房产对自住业主来说无法产生稳定净现金流入 , 不是生产资料型资产 , 但城市土地对政府而言是非常优质的生产资料 , 可以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源源不断获得地租收入(土地出让金本质上是未来数十年地租收入的单笔折现 , 计划要推出的房产税也是政府的地租收入) , 随着国内城镇化的不断推行和经济的稳步发展 , 商人们愿意为城市土地支付的地租费用越来越高 , 所以三十年来国内土地价格一直随着货币增发而上涨——房产价格中真正上涨的不是水泥砖瓦的房屋 , 而是城市土地 。
好了 , 咱们来看看 , 普通人具体要怎么做 。

我们普通人要做的:是构建一个生产资料型的资产组合 , 买入并持有 , 同时避免买入负债型资产(避免负向现金流) , 也不要试图在价格波动中买卖资产获利(避免亏损)——这样每年可以获得资产组合的正向现金流收益 , 并通过数十年复利的强大力量来源源不断增加财富 。
构建生产资料型的资产组合 , 普通人可选的资产有:

  • 长期稳定盈利并每年持续现金分红的公司股票 , 即前文芒格所说的第一种生意(在估值较低时买入 , 股息率更高);
  • 国债及其他高评级、稳定付息的债券;
  • 可出租的物业(一定要能租出去 , 且租售比需高于10年期国债利率);
  • 其他生产资料型资产 。
在持有期间 , 每年的收益是股利分红、债券利息和租金等现金收入(从这个角度看 , 股票和债券是一种东西) 。
为了在时代发展中不同市场环境下保持整个资产组合的稳定性 , 我们需要持续对组合内部的股票、债券和物业等资产进行调整 , 以是否具有稳定的净现金流入和收益率是否高于10年期国债作为标准进行调入和调出 , 使得资产组合输出稳定的结果:每年获得相对稳定的正向现金流入 。 这种调整有难度和技术含量 , 而且有可能在操作中偏离初心 , 需要我们稳住自己的内心 , 持续学习、实践和纠错 。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

我们要做的:
一是减少非必要消费;
二是持续将现金买入并持有生产资料型资产组合 , 并剔除不再能产生稳定净现金流入的资产;
我们要避免的:
一是买入负债型资产 , 它们产生的负向现金流会逐渐掏空自己;
二是在各种资产交易价格的涨跌中沉浮 , 普通人专业度和时间不足 , 只要交易价格有起伏 , 在人性弱点的干扰下结果大概率是亏损;
三是掉入针对普通人期望暴富的陷阱 , 比如高息骗局如P2P、非正规期货外汇交易平台、博彩等等 。
不在资产价格波动中亏损 , 年复一年获得正向现金流收益 , 叠加数十年复利的力量——这才是普通人通过投资积累财富的康庄大道 。
这条路并不容易 , 但对普通人来说有希望 。
最后几点建议 , 与诸君共勉:

1.书中自有黄金屋 , 多读历经时间检验的好书 , 提高认知的深度和宽度 。 尤其推荐历史书 , 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 。 多看书也有现实的好处:帮你避开多数投资和人生中的陷阱 , 以唯物史观来理解当下发生的事等等 。
2.养成花钱之前三思的习惯:任何一笔钱花出去之前先问问自己 , 这是三种花钱方式中的哪一种?如果是消费型 , 是必需品吗?不买行不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