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渡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118公里的栾川县境内 。 面积达60平方公里 , 人口1430人 。 境内有旅游景点200余个 , 瀑布百余条 , 翠竹万余亩 , 有农家宾馆320余家 。 境内有常年奔流不息的金鸡河、滴翠河 。 一年四季泉水喷涌 。 现在 , 重渡沟的村民 , 一家比一家富裕 , 腰粗说话霸气 , 沟里的小伙们 , 年轻气盛 , 开豪车、穿名牌 , 招摇过市 。 谁敢问:“你是哪里人” , 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 自豪地说:\"重渡沟的 , 咋地了\"?
如今 , 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代替了泥土烦人的乡间小道 。 路两旁是墨绿入海竹林 , 长这么大 , 还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大竹园 。 不知不觉一行人来到滴翠河景区 , 脚踏竹林长廊 , 观飞流瀑布 , 崎岖陡峭山路上 , 游客如织上下来往 , 笑声、赞美声不断 , 一帮老年人团队 , 身穿鲜红耀眼的短袖 , 大多拄着竹子做成的拐杖 , 他们不怕疲劳 , 互相鼓励着往山顶攀登 。 其实 , 登山对于我们这些祖居山区的人来说并不新鲜 , 甚至 , 有人还说:\"大山、大石有什么看头 , 累死累活爬山 , 还不如呆在家里休息 。 \"几个怕累的人偷懒 , 蹲在半山腰 , 无论你怎样劝说就是不愿上山观看 , 我和红娥、金平、鲜娥等几人继续爬山 , 心里总觉得既然来了 , 不跑到山顶看看泉水的发源地遗憾 。 重渡沟泉多 , 因泉而成溪 , 因溪而成瀑 。 沿谷底溯流而上 , 五步一景 , 十步一瀑 , 瀑下有潭 , 潭边有石 , 石上有藓 , 让人心生怜意 , 不忍触摸 。 山高路远 , 半途休息的同学等得着急 , 电话不停地催 , 听路人说离山顶还很远 , 没法子 , 几人口径一致 , 只好调头恋恋不舍往回走 。 随后 , 我们又看了农耕村景的纺织院 , 还坐在笨式纺花车前 , 左手摇纺车巴 , 右手捏花捏体验一下小时候纺花的感觉 。
观看了当年制造小磨香油作坊 , 现在很少见的石碾子、大缸、大罐等 。 农耕村竹叶酒酿造销售处 , 什么狼带帽饭庄、世界土炮之最、九龙镇天炮 , 在这里大家留下靓照 , 记下这永恒不褪色的一瞬 。 刚好 , 那天是阴历六月十五 , 祭拜神仙的好日子 。 山顶还建有一座不算豪华又十分古典的寺庙 , 进庙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 我们也不例外 , 烧香给点香钱心里乐意 , 但愿神灵保佑自己生意兴隆 , 全家平安 。 夜晚 , 山里山外简直是两重天 , 农家宾馆干净整齐 , 家常饭吃得有滋有味 , 最让我难忘的是 , 人家烙的千层饼 , 香甜可口 , 吃了还想吃 , 至今想起还回味无穷 。 三伏天 , 在家里 , 晚上空调得彻夜开着 , 在山上睡觉还得盖被子 。 让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有时间来这里多住几天 , 那才叫爽 。 第二天 , 吃过早饭 , 我们又到南沟飞瀑游玩 , 说句实在话 , 来重渡沟玩 , 不看南沟飞瀑 , 不看西沟秀竹茂林那才是真遗憾 。
在南沟的半山腰看到数十条瀑布从一巨石缝中喷涌而出 , 飞流直下 , 气势如虹 , 浪花击石 , 礼花盛开 , 似烟 , 又像雾 , 透骨冰凉的泉水轻吟低唱 。 此般景象 , 让我不由自主地喊出 , 这才叫\"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 \"山路弯弯 , 登天台阶 , 必须小心翼翼地往前爬行 。 虽然胆颤心惊 , 但也其乐融融 , 当你爬过去的时候一种胜利者的喜悦油然而生 。 终于 , 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 , 大家依依不舍 , 几步一回头 。 总之 , 此次游玩 , 心情舒畅 , 让我们几个年过半百的老婆娘开阔了视野 。 所有的红尘凡事瞬间烟消云散 。 大家敞开心扉 , 互相安慰着对方 , 不同的家庭背景 , 不同的生活习惯、说不完的爱恨情仇 , 道不明的苦辣酸甜 , 不管是处在何等环境 , 家总归是我们歇息放松的乐园 。 真理只有一个 , 那就是心态摆正 , 不奢望太高 , 不斤斤计较 , 要学会大度、学会感恩、学会忍让、学会勇敢面对所有意想不到的世间杂事 。 人生苦短 , 祸福难料 , 保重身体 , 开心才重要 。
郭进拴 , 1958年5月出生 , 笔名\"智泉\"、\"郭笑\" 。 河南省汝州市临汝镇鳌头村人 。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 , 1987年毕业于中国文学函授大学 , 1993年结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 , 1998年结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 。 1980年参加工作 , 曾任《乡音》主编 , 《豫西报》副刊编辑 , 《风穴文艺》《沧桑》执行主编 , 汝州市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 , 河南省平顶山市文联创研室主任 , 平顶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 《华夏风情·观音文化》执行副主编 , 《大香山》执行主编 , 《河南报告文学》主编 , 《鹰城》《尧山》总编辑 。 现为《文艺界》《智泉流韵》《文学艺术家》《豫西作家》总编辑 , 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 , 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 ,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 , 中华网络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 , 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员 , 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艺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 策划并组织了中国作家石人山笔会、中国作家温泉笔会、全国网络作家西安笔会、全国报告文学学会年会、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会、天龙山笔会、中原不锈钢笔会、宝丰肖旗笔会、皂角树笔会、平顶山市首届报告文学大赛、“圣光杯”、“中原不锈钢杯、“天晟杯”、“金庚杯”、“孝贤杯”、“慈善杯”、“全国战疫”征文、“老区建设杯”征文大赛等全国、全省、全平顶山市的大型文学活动 , 发现和培养了大批文学新人 , 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