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山上也有三三两两的觉姆撑着伞 , 戴着耳机坐在那里 。 开始我以为她们是逃课 , 躲到山上来听音乐的 。 后来经过交谈才知道 , 寺庙装了调频广播系统 , 觉姆们只要用一个小小的调频收音机 , 就可以在寺庙周边的任何地方听课了 。
修行山的山坡上 , 密密麻麻的布满了许多一米见方的小木屋 , 就像一个一个火柴盒子 。 还可见到有些觉姆扛着木板 , 手拿工具 , 气喘吁吁地爬上山坡 , 然后开始搭建小木屋 。 (这可是海拔4000米的高原啊 , 空手走平路都困难 , 何况还要负重爬山 。 )开始不知道这些小木屋是干什么用的 , 后来才知道这是觉姆们百日闭关的场所 。 百日闭关是觉姆们在亚青寺每年修行的最重要的内容 。 每年的十一月 , 寒冬将至 , 寺庙的户外公开课即将结束 , 百日闭关就开始了 。 觉姆们会进入这些火柴盒小木屋 , 进行为期百日的闭关修行 。 觉姆们在百日闭关后 , 只有不到1%的觉姆可获得阿秋喇嘛的成就印证 。 所以 , 来此修行的觉姆 , 少则要居住三五年 , 多则十来年 , 才能最终获得印证 。
在亚青寺的第二天清晨 , 天刚微微亮 , 发现窗外已是漫天飞雪 。 冒着严寒 , 踏着皑皑白雪 , 信步走向修行山 。 在山上 , 你会看到令人震撼的一幕 。 天上 , 纷纷扬扬的雪花肆意地飞舞着 , 身边 , 寒冷的西北风任性地呼啸着;山下 , 一片苍茫 , 天地一色 。 然而 , 就在那皑皑的雪原上 , 出现了一队队列阵前行 , 像蚂蚁般大小的人群队列 。
他们顶风冒雪 , 一个跟一个地鱼贯前行 , 来到草地中央的讲坛前面 , 席地而坐 。 她们都是前来听课的觉姆们 。 再看看山坡上 , 只见三三两两的觉姆慢慢爬上山来 。 找到一块平坦的地方 , 撑开雨伞 , 席地而坐 , 准备听课 。
最令人不可思议和震撼的是 , 她们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恨或不满 , 反而都带着平和的微笑 。
Q4:国内的省市自治区您已经全部涉足 , 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 为什么?
如果要说最喜欢的地方 , 那肯定是西藏莫属 , 其次是新疆 。 我涉足西藏的时间比较晚 , 2011年才第一次进藏 。 在过去的十年间 , 我一共去了七次西藏 。 要问为什么?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雪山、圣洁的湖泊、历史悠久的寺庙 , 还有淳朴善良的藏族同胞……有人说 , 去那么多次 , 都看腻了吧 。 其实 , 每去一次西藏 , 即使是同一个地方 , 都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 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
就拿大家熟知的布达拉宫来说吧 , 人们一般都在布宫广场、广场旁边的观景台或者宗角绿康公园几个热门地方观赏布宫 。
殊不知观赏布宫还有好些个不同的角度 , 如拉萨河对面的南山公园、北京路上的几个咖啡馆、朵森格路上的平措康桑酒店等地方 。 在这些地方看布宫 , 会给你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
还有闻名遐迩的羊卓雍措 , 如果每次都去常规的观景台看羊湖 , 看一次就完全足够了 。 但如果你深入到人迹罕至的羊湖里面 , 你看到的绝对不是一般人所看到的羊湖 。
纳木措也是一样 。 要看真正的纳木措 , 你得从班戈出发 , 沿着圣湖的北岸前行 。
Q5:西藏新疆很大 , 很多人也去过 , 但大多集中在川藏线、青藏线、拉萨、乌鲁木齐、喀纳斯、独库公路等热门景点 , 有没有一些非常美又十分小众的地方推荐?
当然 , 第一次到一个地方 , 人们通常都会选择一些传统的热门景点 , 这无可厚非 。 但是如果你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 , 你需要去一些小众的或者甚至不为人知的地方 。 前面已经举过几个例子 , 如拉萨的布宫、羊湖和纳木措 , 他们都有一些很小众但非常独特的地方 。 西藏当然还有很多非常美但又十分小众的地方 。 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冲吧雍措、扎布耶茶卡、冈底斯山脉的国王峰和冷布岗日雪山下的天然温泉 。
冲巴雍措 , 位于康马县萨玛达乡境内 , 海拔4540米 , 面积12.3平方公里 , 为高原淡水湖 。 湖水清澈碧透 , 静静地躺在喜马拉雅山的怀里 , 被当地人比喻为天使的眼泪 。 它是喜马拉雅山现代冰川运动所形成冰川湖 , 冰山雪水沿南侧湖岸和东北侧湖岸进入冲巴雍措 , 湖的北侧有一出水口 , 湖水由此流入康马河后再流入年楚河 。 冲吧雍措虽然不大 , 但其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她的雪山倒影 。
在风平浪静的时候 , 喜马拉雅雪山静静地倒映在镜面似的湖水里 , 让人分不清哪是雪山 , 哪是倒影 。 不过 , 高原地区气候多变 , 风雨难测 , 能否看到雪山倒影 , 完全要凭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