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中的部分核心技术仍在持续推进
虽然“小行星重定向任务”没有最终实施 , 但围绕着这一计划实施所涉及的一些核心技术研究 , 没有因为总计划的取消而停滞 , 而是在持续推进过程中 , 以期能在其它任务上“大展身手” 。 比如:
一个是小行星表面采样的尝试 。 2020年 , 美国发射的“欧西里斯-雷克斯”号探测器逐渐接近一颗小行星-本努 , 这颗小行星是当时“小行星重定向任务”潜在的三颗实验目标之一 。 10月 , 探测器的机械臂触碰到了本努的表面 , 同时发射了冲击力极大的氮气流 , 扰动了“本努”表面的砾石和灰尘 , 然后采集到一大块岩石样本 , 并将其送至“收集舱”中 。
但是 , 由于采集的样本过多 , 负责密封的收集舱盖子没有完全盖好 , 在脱离小行星表面以及返回地球的过程中 , 有很大的可能会发生样本散落遗失的情况 。 预计到2023年 , 探测器将重返地球 , 届时将会看到还有多少样本能躲过一劫 。
第二个是太阳能电推进系统 。 该技术使用太阳能电池阵列 , 能够将太阳能高效地转化为电能 , 从而为设想的航天器提供充足的动力 。 在“捕获小行星”计划取消后 , 这个推进系统的研发一直在持续进行着 , 并且还作为NASA未来实施的“深空网关电力推进模块”的重要内容 。 也就是说 , 未来的太阳能电推进系统的一个版本 , 将会“换一身行头” , 用来打造地月空间前哨的能量输出装置 。
当然 , 还有几个关键技术得以继续推进 , 比如近地天体的搜索以及小行星防御技术等等 。 虽然“小行星重定向任务”被取消很是可惜 , 但是前期的研发和重点模块的构建思路 , 对于后续的深空探测特别是载人探测 , 则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
推荐阅读
- 从墨西哥岩石样本,探究地球毁灭真相?恐龙灭亡时发生了什么?
- 旅行者1号向人类发出异常信号?NASA收到来自旅行者号神秘信息
- “毁神星”撞地球可能性增加,天文学家呼吁戒备
- 天文学家收到一个发自6000万光年外的神秘信号
- 18岁少女将成登陆火星第一人,永生永世不得回,将面临什么?
- 黄金小行星:价值50万亿亿元,美国行动计划已获批准
- 植物化石?好奇号在火星又有新发现,每次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18岁少女艾莉莎将成登陆火星第1人,永生不得回地球,将面临什么?
- 蓝鲸为何能长那么大?抢占底层资源,自己种粮食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