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来说 , 这种微型地震的频率是不变的 , 一直都是26秒一次 , 但是它的震级确实有所变化 。
上世纪八十年代 , 地质学家加里·霍尔科姆就发现了 , 地球心跳在遭遇极端天气的地区 , 震动的程度往往会更强 。 如果此时咱们将地球想象成人的话 , 极端天气就是它在“发脾气” , 而人在发脾气的时候心跳确实会出现明显的波动 。
事实上 , 除了这种规律的心跳 , 地球上还有一种比较猛烈的“心跳” 。 每当这种剧烈的心跳发生时 , 就会有大量的岩浆出现 。
地球的“剧烈心跳”
此前 , 挪威的地质学家利用地震的数据测出了格陵兰岛到冰岛的冰壳厚度 , 发现该地区的地壳是由地底岩浆喷射上来后冷却形成的 。
让人意外的是 , 这种喷射竟然也有一定的周期性 , 因为这部分的地壳差不多每隔1500万年就会加厚一次 。
科学家表示通过测量地壳厚度 , 就可以推测过去年代在冰岛地下 , 地幔羽对流的规模和强度 。 当地幔羽对流强度大时 , 它在地球表面冷却形成的地壳也将厚一些 。
因此 , 如果说前面地质学家发现的微型地震 , 是地球保持平稳呼吸之下的心跳的话 , 这种强度的地震可能就是“咳嗽”的时候发出的了 。
当然 , 除了在冰岛附近的地壳存在这种情况以外 , 太平洋当中的夏威夷地幔羽也存在相同的情况 , 且它们两来1500万年的周期都一模一样 , 让科学家十分 。
对于地球的这种“剧烈心跳” , 大部分学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地核 。 在他们看来 , 地球地核的周期性加热 , 就会影响到各地的地幔羽 , 使得它们发生这种规律性的变化 。
可见 , 在这些学者的眼中 , 地球的剧烈心跳与外部的火山运动以及海浪冲刷没有关系 , 而是跟作为核心的地核有着密切的关系 。 仔细想想这种说法还真的有一定的道理 , 因为将地球比作生命体之后 , 那么它的“心脏”不就应该在内部的中心位置吗?
盖亚假说
人们在遇见无法解释的问题时 , 总是会脑洞大开 。 很多人根据地球的规律心跳以及其他特征 , 就指出地球应该是个生命体 , 并且有着自我调节系统 , 能够自己升温降温 , 该理论被称为盖亚假说 。
盖亚假说的提出者洛夫罗克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连因·马克利斯相信 , 地球就像一个活的巨大有机体 , 在它上面 , 所有生物在生存之余都无意识地参与了制造有利于生命繁衍环境的活动 , 促进了地球生物的健康发展 。
如果真是如此 , 那么地质学家发现的神秘地球心跳说不定还真的是属于地球本身的“生命体征” 。 不过 , 将地球视为有机生命体这件事情 , 可能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 毕竟在这种情况下 , 人类对于地球而言无关紧要 。
因为在地球诞生这么多年的历史当中 , 曾有无数的生物出现消亡 , 而地球应该从未在意过它们的存在 , 人类的“保护行为”也显得有些不自量力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针对这一点 , 目前也没有确切的定论 。 因为以人类现在的水平 , 想探索地球的内部是非常困难的 。 别看咱们的航天事业已经进展到了“星辰大海” , 关于地球内部的探索其实还是很落后的 。
尽管如此 , 各国也一直在努力去“透视”地球的深部圈层 。
比如我国就在2012年时 , 于南极的海底安装了专业的地震仪 , 以求能近距离倾听地球的心跳 。 至于为什么要在南极 , 主要是因为这里地广人稀 , 干预因素少 。
科考队员郑彦鹏表示 , “南极远离城市喧嚣 , 没有船只往来等影响 , 具有最安静的背景环境 , 即使是最微小的地震波也能捕捉到 。 ”
【“地球心跳”之谜:每26秒震动一次,已经持续了60余年】除了我国以外 , 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和科学基金会等组织 , 早在本世纪初就发起了地球透镜计划 , 想要通过各种方式 , 来深入探索大陆的结构和动力学特征 。 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北美大陆 , 截至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
推荐阅读
- 留给北方的时间有多少?红火蚁毒素能致人死亡,耐低温性也在增强
- 流入大海的泥沙凭空消失了吗?原来,地球已被一条裂缝隔开
- 北大西洋暖流发生巨变!科学家:不排除新冰河时期马上到来
- 我们身边就有一个暗宇宙?科学家:如果人类有办法看见,“暗生命”将非常可爱!
- 量子力学:最小物质是夸克!它为什么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小了?
- 人类的祖先是鱼!我国浙江找到证据,人体中耳就是鱼鳃
- 因抢劫被捕,却自称来自3036年,预言人类会有一场大范围停电?
- 冰山挖出神秘女尸,面容姣好宛如刚下葬,化验结果轰动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