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桥跨越两国边境,桥上镶七千多块玉石,如今被游客大量盗挖( 二 )



这座桥跨越两国边境,桥上镶七千多块玉石,如今被游客大量盗挖
文章图片

“但是只要能偷到几颗拿去卖钱也是好的!”很多只顾自身蝇头利益的小人就是这么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友谊桥越来越著名,来往观看的人越来越多 。随之人们发现用于固定桥面的水泥出现了裂缝,这些玉石竟然也开始慢慢松动,有了脱落的危险 。按理说,松动就松动,修缮一下便好,这也算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可是殊不知在有些人眼里,这就是一个个的钱袋子、银锭子 。
最开始的时候,中缅友谊桥并没有现在这么完善的守卫和监控管理制度,更没有专人看守,所以即使出台了“盗窃玉石必罚款”的政策也没有人会在意 。“这------,怎么会这样啊!”很长一段时间里,中缅友谊桥上除了络绎不绝的人影,就是像这样连绵不断的叹息声,他们既心疼这座富丽堂皇的玉石桥几乎全被人偷走,也惊讶于人的贪心不足 。因为今天的中缅友谊桥桥面上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桥体也被多处损毁,玉石更是所剩无几,那原本七千多颗的玉石保守估计现状只剩下一个零头,估计那些被剩下来的还是因为太过坚固不容易被撬走罢了 。
这座桥跨越两国边境,桥上镶七千多块玉石,如今被游客大量盗挖
文章图片

后来上桥费收的30块钱也是因为长期以来桥面松动,被人毁得不成样子才收取的,从桥面的伤痕来看,铁器、钝器各种“作案工具”应有尽有,最后才逼不得已用金钱束缚 。从前三十块钱不是小数目,对生活并不富裕的缅甸人民来说更是天文数字,够有些家庭一周的开销了 。原本被填满玉石的地方只剩下了一个个“空洞子”,它们在失去玉石的日子里独自承担着所有风雨,好像在无声地呼唤着团聚,好像也在无声地哭泣,被剥皮露骨的样子惹人心疼,但是无人能帮 。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大胆窃贼的暗中偷盗已经逐渐地让友谊桥不复当年的光彩 。
别说友谊桥是中缅两国友谊的象征、沟通交流的主要交通要道,就算是一个普通的石桥,它也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被道德素质如此低下的人损毁践踏 。友谊桥让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贾家的没落,它曾经是红极一时、是天降的紫微星一样的宠儿,可惜在人心和历史的摧残下它的辉煌终是黄粱一梦 。我们的桥虽然不同于《红楼梦》,它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但是它的金碧辉煌、它的绝代芳华,终究还是回不来了,因为玉石和翡翠的价格水涨船高,想必不像从前那样,若想它被修复基本是遥遥无期了 。

这座桥跨越两国边境,桥上镶七千多块玉石,如今被游客大量盗挖
文章图片

就算被修复,它也不是最初的那个友谊桥了,就像“破镜”再重圆,也回不到最初的样子了 。如今我们只能尽力好好地维护它、善待它,才能替它疗十分之一的伤 。而且,大家如此心痛、如此喜爱中缅友谊桥也绝不只是因为它“富有”,而是它背后的象征意义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拿两国之间的家国象征之媒介去发家致富,这何止是天理难容?
这座桥跨越两国边境,桥上镶七千多块玉石,如今被游客大量盗挖
文章图片

03 过错方是人性,不是具体哪个国家
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宝石暴露在阳光下,难免会遭人惦记 。有很多细心的游客发现,从这些玉石被挖的痕迹来看这些玉石并不像是哪个人撬走的,更像是一群人撬走的 。也就是说,在我们谴责这种行为的同时,不妨反思,若是自己身在云南或者缅甸距离那些玉石近些,有没有可能犯罪的也会是我们自己?好的东西谁都想据为己有,中缅友谊之桥反而演变成了“尴尬之桥”,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告诉我们要尊法重道,拾金不昧,但这并不排除有其他一部分人还是心怀不轨 。缅甸也是,就算缅甸人民大多数都满怀赤诚的祝愿,也不能保证缅甸人没有抠过这些玉石 。

这座桥跨越两国边境,桥上镶七千多块玉石,如今被游客大量盗挖
文章图片

所以,友谊之桥走到今天看似没有凶手,但却人人都是凶手 。这些“凶手”中,除了故意犯罪想要以私利为目的破坏公物的,怀揣着恶劣的心,为自己谋取利益 。更可恶的是有着“无妨心理”的人:别人都抠那么多了,我再抠一个两个应该也不影响,反正又没多抠 。在同等环境下,我们内心深处阴暗滋生的时候,一切“无伤大雅”的冰山一角都能把我们自己开脱成一个只是有过失的、犯了小错误的人 。但实际上就如同那句烂大街的话一样: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推荐阅读